铜陵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铜陵学院 > 新闻公告 >

抗疫战线最美的人

2020-06-15 0 新闻公告 来源:铜陵学院新闻网

   近日,“趁你不在,她在变美”的一组校园照片被刷屏了,四面八方的小伙伴们欢呼雀跃,急切想赶回校看一看。
   除了美丽的校园,疫情期间,铜院还有这样一群美丽的人也值得大家高声点赞呢!
                   沉甸甸的来信
  在信息传递基本电子化的时代,这些突然郑重邮寄过来的纸质信件显得格外厚重、珍贵,因为每一封信后面都藏着无数个故事,有无数日夜奋战的经历,有无数辛勤的汗水与奉献,有无数的执着与感动……


  安庆怀宁县东升高中党支部来信感谢我校查道懂同志。防疫期间,该同志为东升高中协调、筹措、采购防疫物质倾尽全力,并发挥专业特长,精心为东升高中审核疫情防控方案和学生复学方案。他还号召返乡大学生组成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为帮助学生顺利复学,该同志还通过远程视频方式,细心为复学高三学生开展心理疏导。东升高中党支部说:“查道懂同志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社会公德,为该校师生树立了榜样。”
  一封来自河南平舆县中共杨埠镇委员会的表扬信寄到金融学院。表扬、感谢金融学院专业2016级预备党员谢文豪同学。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他加入由返乡大学生成立的青年大学生突击队,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积极投身到防疫宣传工作中。他说:“作为预备党员,身份可以预备,但行动不能预备。”
  会计学院也收到一封来自安徽省桐城市吕亭镇双联村党总支委员会的感谢信。这张质朴的信纸来自最基层的农村,手写的字体简短却蕴含着诚意。我校18级会计学3班的张陶健同学,抗疫期间,与当地村干部并肩作战,忘我工作、乐于奉献,其精神得到双联村党总支的高度赞扬。

                   逆行向基层
  “‘由于疫情防控压力,各位扶贫干部初六中午十二点之前必须全部到村到位’,这是安庆市委组织部下达的命令,可是事实上,我们初一就已经在安排村里的工作了”,我校驻望江县三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郑志强说。望江毗邻湖北省,当地有大量湖北务工返乡人员,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在远程组织开展工作的同时,还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如何让当时分别在各自老家过年的三位扶贫干部安全顺利抵达扶贫点。
  石义海老师是在大年初五最先到位的,他从离湖北最近的宿松出发,自己驾车来到三河村,一路上途经宿松、太湖、望江三地,由于是跨县出入,每到一处都要说明出入缘由,登记在册,测量体温,才给放行。初六上午,石义海老师自己驾车到安庆市火车站接在这里集合的郑志强和汪春阳。郑志强从铜陵火车站出发乘坐高铁到安庆火车站。由于当时防疫物资短缺,他只携带了家里仅有的几个口罩出发。高铁属于公共交通,当时乘坐风险性较高,郑志强顾不得这些风险,逆行出发,迅速驰援三河村。汪春阳从怀宁老家出发。他说,当时村里已经实施交通管控,只准出不准进,必须说明原因,测量体温。最头疼的是,当时已经没有公共交通工具了。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生命重于泰山,他最后克服困难,找最要好的朋友驾车送他到安庆火车站与扶贫工作队汇合。一行三人最后终于汇合,前往防控任务较重的三河村开展防疫工作。
  陈文勇是我校驻原枞阳县周潭镇凤凰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据他介绍,他是正月初十早上到村里的。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在此之前,铜陵市过江公交已经停开,出租车也不允许跨江营运。为了及时赶到村里,他克服困难,私下联系毗邻村枫林村的工作队长许余(来自市数据管理局),在征得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同意后,他搭乘许余的私家车赶到村里。陈文勇刚到村里,就立即同两委班子一起,投入到周施公路村域卡口的24小时值守工作中,盘查过往车辆和人员。陈文勇介绍,卡口在设立之初的几天,因为没有搭建固定帐篷,他们就冒着大雨,在寒风中坚持检查来往的车辆和人流,不留一处死角和遗漏,后来,镇里看到他们工作环境恶劣,值守非常辛苦,就向郊区应急局借来了应急救灾的帐篷。这样才改善了值守的环境。随后,陈文勇还参加了湖北、武汉回乡人员的排查,同村干部一道带着移动扩音器,在村庄内四处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劝阻广大村民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外出,并配合村干部做好口罩购买预约登记等相关工作。

                 谁来照顾我的被子?
  “喂,是……物业吗?”“喂,是……阿姨吗?”虽然守着空空的寝室,但宿管阿姨们今年忙得有些特别。不是今天给某某同学处理没来得及洗,或者没及时收回去的衣物,就是给某某同学晒晒球鞋,还要邮寄文件等等五花八门……


  经济学院19级学生刘影说,虽然没有打过电话,但最近也想晒晒被子。记者随后到宿舍楼去了解关于晒被子的情况。据1号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宿管阿姨介绍:“现在不晒被子了,因为被子全部都晒好了。”原来,当物业管理处接到了一些同学的请求后,管理这一片的主管主动发起了给全部同学晒被子的活动。“我们这一栋楼铺在床上的被子都给晒了。”当被问到,如何在保证物品安全的情况下帮助同学们处理这些杂务时,阿姨们都很严肃。她们说:“我们一个人是不能开门的,必须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才能帮同学们拿东西。晒被子的时候,也是有主管陪同的。”
  据另一位宿管阿姨介绍,自毕业生返校之后,她们又有另外一项工作。那就是协助在校同学帮未返校的同学邮寄物件。当问到如何保证物品的安全时。阿姨们说:“程序和流程都是很规范的。”她们热心向记者介绍起邮寄物件的程序。“如果有未返校同学委托在校的毕业生邮递物件,首先必须要有学院盖过章的单子。拿到单子,我们就会陪同同学到宿舍去找需要邮寄的东西。找到之后,我会让帮忙拿东西的同学和所拿走的物件拍合照,然后将合照传给主管,留存归档,以防后面有物件遗失,引起纠纷。”
                严控入口,保一方净土
  当记者踏进新校区南门门卫室,正赶上南门保安队换班,平时还算空旷的屋子挤满了保安人员,这是很难得的盛况。显然,这是目前新校区的安保重镇,门外还有四、五个保安人员不是在协助扫码,就是在给进校人员量体温,或者询问步行进校人员的情况、查出入通行证……他们看起来都很忙碌。
  据该保安小队朱队长介绍:“疫情期间,安保工作任务比平时要增多了好几倍。首先是南门在岗值班人员要增加人手,至少要增加到3-5个左右。然后是值班任务重了很多,要全程在室外站岗,从寒冷的冬天一站就站到了夏天。而且一天从早上6、7点开始一直要工作到晚上11点,时刻都要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朱队长说:“毕业生返校后,我们的安保任务又增加了。所有学生的出入都必须有手续,无论进出,我们要查看请假条。如果是离校的同学还好一点,如果是请假的学生,我们要看他是否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返校的。”随后朱队长给记者看了手边厚厚一沓请假条。“这还不是全部的,还有不少是电子的,我们接到学校有关部门的请假信息就立刻发送到值班人员手中,以便及时掌握出入人员信息。”


  据学校保卫处负责同志介绍,疫情期间,安保任务最重的还不在新校区。老校区出入口多,居住人员较多,而且人员来源十分复杂,还有不少住户来自当时疫情相对比较严重的枞阳,所以大家都格外小心,日夜提高警惕,一刻也不能放松……

  后记:疫情无情人有情。看着今年好像全部都变黑了一圈的保安人员,还有连姓名都不愿透露的质朴的宿管阿姨,我们知道,在严防疫情的前提下,有无数平凡岗位上老师、学生、保洁阿姨、安保人员……他们一直默默地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为学校、为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光与热。他们是照亮阴霾的灯,他们是温暖人心的火,他们是最美的抗疫人。(撰稿人:邓志敏 审稿人:疏仁华 刘格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抗疫战线最美的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