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天大科研团队在无创血糖测量仪研制上获新进展 可实现无创伤且快速连续监测
《天津日报》(2018年11月15日 05版)
本报讯(记者 姜凝)昨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徐可欣教授团队在研制无创血糖测量仪器方面取得新进展,采用光学技术可实现无创伤、快速、连续监测人体的血糖水平,其新测量技术属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糖尿病人采用针刺取血的方法测量血糖值,疼痛且有创伤。经验证,一般人体在摄入食物后,血糖水平会在1小时左右达到峰值,2至3小时后回归正常水平。在此期间内,血糖变化会引起皮肤对光的吸收、散射变化,这些光学信号可以间接反映人体血糖水平。
徐可欣团队创造性地提出采用多位置环状接收光谱信号以及差分数据处理的新技术,用于抑制体温波动、皮肤出汗、人机接口变化等干扰因素影响,大大提高了测量准确性。团队还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基于浮动基准点、散射基准点等特殊测量位置进行光谱测量的新技术,用于抑制皮肤状态变化或个体差异对测量的影响。目前,该团队研制的无创血糖监测仪器,成功实现了进食后2至3小时内可以连续监测血糖变化的曲线,检测误差水平约为0.5至1毫摩尔/升,并将实现通过可穿戴式设备实现无创伤、快速、连续监测人体的血糖水平。
天津日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18-11/15/content_125909_781787.htm
(编辑 张华 郑静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津日报:天大科研团队在无创血糖测量仪研制上获新进展 可实现无创伤且快速连续监测
相关推荐
- 天津大学: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分流退出
- 金东寒赴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调研
- 今晚报头版:本市积极支持五所高校建设“双一流” 推动重大建设项目关键技术突破转化在津落地
- 新华网:母亲百岁记——冯骥才
- 天津大学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天津日报:天大“读书月” 品读家国情怀
- 人民日报:天大专家为天津医疗防护服企业创造“生命时间”
- 科技日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 掀起一场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
- 福州滨海发布: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宿舍楼封顶啦!
- 天津大学获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甘肃宕昌第一届乡村社区营造S4研讨会顺利举行
- 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获“IET杰出大学校长奖”
- “以画过年·2020——年画与年文化特展”为天大校园增添文化亮色
- 天津大学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
- 今晚报:“千校万岗” 助力就业
- 天大出版社两套丛书入围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拟资助项目
- 学校隆重举行庆祝第36个教师节暨线上表彰活动
- 创历史新高 天津大学54项成果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奖
- 经济参考报: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确保供应链稳定安全
- 科技日报:科技力量为医疗防护服生产赢得“生命时间”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