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天大聚焦新工科建设 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专访腾讯副总裁王巨宏
7月29日,“新工科建设专题培训班”在天津大学举办。开班仪式上,天津大学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公司”)签署新工科建设合作备忘录, 天津大学也成为继教育部与腾讯公司在4月份签署新工科全面合作备忘录之后,首个签署合作备忘录的高校。双方将聚焦新工科建设,汇聚教育和产业优势资源,以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基础,建立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本站记者对腾讯副总裁王巨宏进行了专访。
记者:今年4月,腾讯和教育部签署了围绕新工科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全面合作的备忘录。请您介绍下腾讯积极投身于新工科建设的战略考虑?
王巨宏:在腾讯近19年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步质的飞跃都离不开创新,而每一次创新都得益于高校为企业输送的人才。伴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的快速发展,新的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腾讯愿意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产业培育引领型人才,同时我们也想呼吁更多社会企业加入进来,共同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智力支撑。
记者:天津大学是腾讯在新工科建设领域签署合作备忘录的首个合作高校,腾讯基于怎样的考虑,首选天津大学作为此次合作的高校?您认为此次合作,与腾讯之前与高校的校企合作有何不同?意义在哪里?腾讯对于此次合作,秉承什么样的理念,寄予什么样的希望?
王巨宏:天津大学不仅是中国工程教育的策源地,又是985、211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自新工科提出以来,天津大学一直以培养未来卓越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工科建设。腾讯作为国内互联网产业的领跑者,希望能够携手天津大学聚焦新工科建设,汇集整合双方在教育和产业方面的优势资源,以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构建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一系列产学合作,为更多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借鉴。在此次合作中,我们不仅要搭建教师能力提升平台、开展新工科专业共建、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更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革传统教育模式。这也是腾讯首次与高校开展如此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合作。
记者:数字经济下,对创新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王巨宏:新经济下,我们觉得工程创新人才需要具备以下技能:首先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在技术无人区做出重大创新;其次要具有较高的产品和行业敏感度,未来已来,虽然没看到未来的情况到底怎样,但它对产业界、对生活的冲击已经来了。我们认为除了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需要跟用户、跟新经济产生共鸣,找到更好的结合点和创新点;再次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快速适应能力,在信息爆炸、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快速学习和适应能力是生存和脱颖而出的必备技能。
记者:新工科建设的精髓是“新”。腾讯公司独到的行业见解、深厚的技术基础、强大的云服务能力、丰富的在线教育平台,对于与高校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王巨宏:我们经过多年探索,已经摸索了一套与高校协同育人的体系,其中包括协同培养面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学术研究型人才,面向云计算、网络空间安全等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和面向“互联网+”领域的跨界复合型人才。
在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主要通过为在校生提供产业真实问题、数据,拓展其科研思路、验证学术理论、联合发表论文、联合申请专利,培养学生做“顶天立地”的科研。
在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主要通过提供行业案例、企业专家、实操平台等将产业发展需求、前沿技术动态和人才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快速成长为实战型、领军型人才。
在“互联网+”跨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主要通过为学生提供方法论和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将实践训练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实践平台、降低学生创新创业门槛的云平台和运营资源、以及腾讯渠道资源帮助学生在全新的风口上发挥创意,碰撞灵感,加速市场孵化。
记者:腾讯公司希望通过和天津大学的合作,共同探索一种什么样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否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可能对未来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育人起到什么样的引领作用?
王巨宏:目前我们还处于探索阶段,无法得出非常明确的结论。可复制,可推广或者引领是我们希望达成的效果。但是是否最后能够形成这样的结果,需要我们在探索之后,用事实或者成果去证明,现在还不能这样去讲。(记者 刘晓艳 编辑 朱宝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携手天大聚焦新工科建设 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专访腾讯副总裁王巨宏
相关推荐
- 中国教育报:扩招后如何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 天津大学召开定点扶贫宕昌工作中期推动会
- “妙手”打破垄断 中国国产手术机器人向市场进发 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又有新突破
- 新京报:让旧砖墙“会说话”,天津大学向宕昌绘制靓起来
- “礼赞新中国 奋斗新时代” 天津大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歌咏活动成功举办
- 天津日报:点燃精神火种 凝聚青春力量──中央宣讲团与天津青年学生交流互动侧记
- 天大技术助力360打造百亿智能安全项目
- 城市快报:腊八蒜中发现抗生素“替代品” 天大研究团队发现三种新型活性肽具有显著抑菌性
- 天津日报:天津大学获批新建 地理科学本科专业 今秋招30人
- 健康报:天大研发智能口罩可检测呼出气有无病毒
- 央视新闻:你幸福吗?天津大学开设“幸福课”带师生探求幸福密码
- 中国教育报:天津大学为黄土地打造“致富出海口”
- 天津日报:首批“人才实践团”成员“报到” 海教园院校与津南区深度融合
- 金东寒出席中国内燃机学会八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议暨八届六次理事会会议
- 法治日报:优化改进执法方式避免“大炮轰小鸟”
- 人民网:天津市南开区深入推进“创新南开”建设
- 天津大学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天津工人报:?天津大学启动人工智能项目
- 中国科技网:学党史入脑入心还需动手 大学生用乐高搭建百年党史学创业精神
-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