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天大“造星团队”助力中国火星着陆器取得新突破
津云新闻讯:“火星你好,中国来啦!”11月14日,伴随着中国火星探测任务的首次公开亮相,很多网友都发出这样的欢呼。
当天,中国国家航天局在河北怀来举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在试验现场,火星探测器升到空中六七十米的高度,点火后缓缓降到中间的高度悬停四五分钟稳稳落下,标志着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圆满成功。
天津大学蒋明镜教授团队承担着为我国火星探测器着陆环节“造星”的重任。“火星上的重力只有我们地球的1/3,模拟火星地表地貌形态等环境特征,对于未来探测器在火星重力环境下成功着陆具有重要意义。”
蒋明镜教授的“北洋能源与环境岩土团队”承担了我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地面火星地表研制项目。他们的主要任务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再造火星表面”,即:模拟地表成像区域基础场地、工作区基础场、火星地表特征、模拟火壤着陆试验床、火星表面激光和微波特征等。经过长达两年的艰苦钻研,蒋明镜教授带领团队顺利建造了着陆器着陆点的典型火星地表;模拟了接近火星表面真实形态的火星地表地貌等视觉环境并满足试验器对可见光、雷达和激光的反射要求;为火星验证器携带的火星探测器设备提供类似火星的探测环境等一系列任务。
蒋明镜教授及其团队为本次悬停避障试验的顺利完成做出了显著贡献,得到了项目主管单位的充分肯定,团队被授予“火星着陆综合试验场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称号。“着陆器悬停避障是我国火星工程研制进程的重要环节,这次实验圆满成功让我们倍感振奋。”在试验现场,蒋明镜教授表示“按照计划,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实施,天津大学的‘造星’团队将为中国人实现火星之梦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通讯员焦德芳)
责任编辑:李娜
津云:https://www.app.tjyun.com/share/app/ve/app/newswebshares.html?_from=&_l=0&newsId=037796327&sourceAppId=93325d7d-5716-4bd2-8ad4-ecd1c89a0702&appId=1b8b3255-58d4-4ba7-b0f7-9d136547eb38&shareData=null&random=10ff218a-a969-4da5-8c74-1511a3fa4db6&_c=2&needRefresh=false
(编辑 焦德芳 焦全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津云:天大“造星团队”助力中国火星着陆器取得新突破
相关推荐
- 民主与法制时报:孙佑海:以问题为导向修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北京日报:冯骥才新书剖析数十位文艺大家的精神世界
- 科技日报:智能液晶高分子薄膜会变色、有记忆、能自愈
- 天津教育报:“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天津大学举办
- 冯研院的每一天都不一样
- 今晚报:天大扶贫超市恢复营业
-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天津构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 绘制大中小学思政育人“同心圆”
- 津云:光纤通信领域开拓者杨恩泽捐赠生前全部遗产
- 机械工程学院孙涛教授团队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 金东寒一行赴甘肃宕昌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 李家俊赴精仪学院调研疫情防控和返校复学情况
- 光明日报:涓涓细流映照寸寸丹心——各地高校师生党员持续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
- 天津工人报头版:天大开展研究生远程复试实景演练
- 天津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始人许镇宇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召开
- 人民日报:天大研发新型电解液有望解决锌离子电池大规模应用难题
- 央视科教频道:《透视新科技》:捕捉二氧化碳
- 今晚报头条:天津大学创新推进“消费扶贫” “扶贫菜”大学食堂受追捧
- 每日新报:天大生物信息中心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注释数据库上线向全球开放服务
- 人民日报:超级涂层“防寒服”让先进仪器不怕冷
- 天津大学召开合成生物学生物安全研究交流研讨会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