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红叶季”活动掀起摄影诗歌热潮
红叶之秋享受诗性校园
本站讯(通讯员杨扬 图片由冯研院提供)11月3日下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伫立着诗人徐志摩铜像的庭院里,洋溢着诗情画意。天津大学校园内外的摄影与诗歌爱好者相聚在这里,参加“我境·2019红叶季”活动,一起欣赏佳作、朗诵诗歌、捡拾红叶、拍摄秋景,伴随着音乐,享受诗意的大自然,享受美好的校园生活。
天津大学春有海棠,秋有红叶。每年秋天,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满墙青藤变成一片壮观的红色海洋,被网友评为全国“十大校园美景”之一。建院十周年,学院又竖起一尊“老校友”诗人徐志摩的铜像,把“诗魂”带进校园中。红叶诗魂,天人合一,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美景,吸引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驻足欣赏。今秋,冯研院以红叶作为名片,发起“我境·2019红叶季摄影诗歌征集活动”,邀请人们来捡拾红叶、拍照赋诗,上百首诗歌、数百帧照片涌入投稿邮箱。投稿者不仅有天津大学各个院系的师生,还有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摄影、诗歌爱好者。他们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把学院的美挖掘出来,留住了校园的红叶之秋。而这次活动的高潮,便是3日下午举办的“我境·2019红叶季”线下活动。
这个午后,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不同于往日的静谧,充满了欢声笑语,签名板前人们纷纷留下自己的名字;红叶诗墙下,大家品评优秀摄影、诗歌,还贴上自己手写的新作。忽然,歌声从人群中响起,北洋合唱团在徐志摩铜像前“快闪”聚集,用音乐开启了“我境·2019红叶季”的活动。活动中,著名作家、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与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为5名最佳摄影奖得主和5名最佳诗歌奖得主颁奖。天津大学的师生、社会公众的代表以及两名诗歌奖得主,纷纷登台朗诵吟咏秋天和红叶的经典诗歌以及获奖诗作。北洋合唱团、北洋吉他协会、北洋古琴社则用精彩的表演为活动助兴。摄影、诗歌、音乐……大家都参到美的发现与表达中来,感受大自然,尽情享受校园生活。
美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提出“爱美、爱校园、爱大自然”的美育理念,希望在天津大学这座以理工科著称的高校里发挥人文学院建设校园文化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学院通过开展北洋文化节、大树讲坛、遗产日、红叶季等一系列人文活动,打通科学与艺术、人文与自然的界限,不断丰富和滋养天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和审美体验。
(编辑刘晓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红叶季”活动掀起摄影诗歌热潮
相关推荐
- 法治日报:优化改进执法方式避免“大炮轰小鸟”
- 中国青年报:“云聚会”为青年教师送来“天大温暖”
- 新华网: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 天津大学齐崴教授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 天津大学太赫兹研究中心首次观测到打破时间反演对称性的光学外尔点
- 人民日报:“天大?海棠季”礼赞百年 青春告白
- 央视新闻:冬奥倒计时 看天津大学学生如何用微生物画冬奥!
- 人民论坛:疫情下全球供应链重构与中国制造业应对
- 兰生幽谷 无人自芳 ——深切怀念聂兰生先生
- 人民网:第五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将首次聚焦“工医结合”
- 【校报特稿】记天津大学海河医院抗疫的白衣战士们
- 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中国海洋遗产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天津大学成功举办
- 天津日报:我市两人获首届“科学探索奖” 南大王晓晨、天大巩金龙获此殊荣
- 胡文平率队赴河东区座谈交流
-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
- 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汲取奋斗力量
- 天津大学第五十九届田径运动会成功举办
- 天津日报头版:坚持勇于自我革命 永葆党的蓬勃发展和旺盛生命力
- 光明日报:坚决贯彻“五个必须” 确保从严管党治党 ——访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
- 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首座单体建筑顺利封顶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