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冯骥才:年画是中国的,年画艺术与学术是世界的 ——第三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会议召开
图为开幕式现场 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北京10月17日电 “年画世界的学术构建”——第三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会议,16日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
中国木版年画国际会议每四年一届,已于2011年、2015年先后举办两届,在海内外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本届会议由天津大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办,山东艺术学院协办,来自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捷克、日本、波兰、瑞士、韩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来到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就年画的本体论、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多个研究领域的议题展开热烈的学术讨论,并发表各自的研究成果。许多年画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各地年画博物馆的负责人,也都来津参会。
图为开幕式现场 主办方供图
16日的开幕式上,冯骥才先生就此次会议召开的主旨、目的和意义发言,并向学界提出,要为每一项重要的民间文化遗产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以下为冯骥才先生的发言全文。
冯骥才:“年画是中国的,年画艺术与学术是世界的”
这个会很重要。我们把这个会的目的,放在一个大背景上看。
这个大背景是,自本世纪初至今二十年间,中国的文化界对大地上的民间文化进行史无前例的抢救工程,政府做了史无前例的非遗保护工程。
文化界的工作,是对民间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地毯式的抢救、收集、记录和整理。政府的工作,是对民间文化遗产建立了国家名录和以传承人牵头的保护体系(国家非遗名录中,年画十八项),并为非遗保护立法,各年画产地都建立了年画博物馆。其目的,是为了在时代转型期间保证传统文化的活态存在与传承。政府与学界一直协同做这件事。
政府是文化遗产的保管者,学界是科学的支撑。
比如年画,经过了二十年努力。我们完成了全国四十个活态年画产地的文化调查,挖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各产地建立了文献性的文化档案,进行了重要的自然传人的口述调查与记忆存录,进而建立了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将年画推进学术,制作了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建立了专业的年画网站,并帮助政府完成了中国木版年画申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备送文本。
在这样一个深厚与扎实的基础上,学界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这就是会议的主题:给年画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我们未来的工作,是从历史学、民俗学、文化学、哲学、宗教、人类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图像学、分类学等方面入手,对年画的历史、流变、发展阶段、内涵、功能、特征、技艺、规律、传播与应用,进行不断深入的认知、理论梳理与逻辑化。这是年画本身的博大精深所决定的。对于中华民族,还没有哪一种民间美术,对民间生活与理想有如此深广的包容和多元灿烂的呈现。还没有哪一种民间艺术与中国人最伟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有这样深切的文化纽结。年画是一个世界。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把握它,就不能说我们真正拥有了它。如果不能科学地认识它,就不能真正地保护它。但现在还没有这个科学体系,因此说,这是历史与时代交给我们的使命。
我们希望学界对每一项重要的民间文化遗产都做好这件事情。
这就是习近平主席说的,文化人必需要有先觉、先倡、先行。
我们钦佩和感激老一辈学者,从历史学、图像学对年画研究所做出率先的努力。我们一代的工作是搭建起更广泛的年画理论体系,我们的学术目标是年画美学、年画文化学和年画学。从多维研究的角度,我们不能绕开的一个话题,就是重写年画史。
我们感激对中国年画的研究付出努力和卓有建树的国际学者。他们起步甚至比中国的学者更早。我们还要感谢在近二十年来,在我们对濒危的年画产地进行抢救中,国际学者给予我们有力的支持。现在愈来愈多的优秀的年画学者在国际上出现。
中国年画是中国的,中国年画艺术与学术是世界的。
为此,让我以感激之情,再次欢迎各国学者与诸位嘉宾的光临。
会议同时展出“馆藏粉本展”,冯骥才收藏的大量珍贵的年画粉本首次亮相。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9/1017/c1013-31405711.html
(编辑 赵习钧 全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民网:冯骥才:年画是中国的,年画艺术与学术是世界的 ——第三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会议召开
相关推荐
- 态度!速度!温度!天大双校区3万人同日大筛
- 中宏网 | 张中祥:中国展现外交智慧 推动多边机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中国青年报头条:天大李博士冰河救人网友点赞 “今天这小红花 你不戴也得戴”
- “勇担育人新使命 礼赞祖国七十年”——天津大学举办2019年新聘用辅导员入职仪式暨辅导员专场宣讲会
- 天津日报:天大在校生 收到暖心水果
- 党委书记李家俊、党委副书记雷鸣一行看望冯骥才先生
- 中国化工报:两会声音|化工园区准入、能耗指标管理、工程咨询“走出去”、推进“油头化尾”……听听代表委员怎么说
-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2019年年会暨“天津大学新媒体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 新华社:李家俊: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培育爱国英才
- 天津大学为在校学生发放防疫口罩和暖贴
- 央广网:人工智能从基础发力 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成立
-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与天大设计总院、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合作共建科研基地框架协议
- 央广网:天津大学——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多学科协调发展
- 津视:又是别人家的学校!天津学生在宿舍旁种十亩“花毛” 如今大丰收
- 天津日报:迎虎年 聊聊非遗布老虎
- “云上见”为青年教师送来天大温暖
- 人民日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人民要论)
- 中国化工报:天津大学与昌邑城投潍坊氢能技术研究中心签合作协议
- APSEC受邀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
- 天津日报:点燃精神火种 凝聚青春力量──中央宣讲团与天津青年学生交流互动侧记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