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教育报:“把一切回报给党和人民” ——追记天津大学百岁教授杨恩泽
《中国教育报》 2019年10月18日 03版
通讯员 焦德芳 本报记者 陈欣然
10月13日上午,我国光纤通信领域开拓者、天津大学百岁教授杨恩泽遗体告别仪式在天津举行,天大师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冒雨前往送行。老人留下遗嘱:将捐出唯一的房产和全部积蓄,支持家乡建设和学校发展。
10月9日,杨恩泽因突发脑溢血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杨恩泽是我国微波通信与光纤通信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从教75载如一日,直到去世前一个月依然到实验室参与科研教学工作。他用百年的人生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回报给党和人民。”
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杨恩泽1919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饶平县。1937年,他考入武汉大学,在战争的炮火中开始大学生活。8年时间,跟随学校前往四川乐山的他亲历了敌机紧追不舍的轰炸,目睹了太多丧生的同胞和他们被毁的家园。民族经历的苦难,让他立志科学救国。
杨恩泽在他所从事的无线电通讯、微波通讯、毫米波通信领域取得了大量突出成果。光纤通信技术研究是发展最快的科学领域之一,他始终追赶着学科的发展潮头,曾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正规光通信线路,为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5年,他应邀到天津大学任教,白手起家,建起了天津市第一个光通信实验室,并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攻关,圆满地完成了“863”科研课题。在实验室初建时,实验中急需一台26万元的科研仪器,可当时一下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得知情况,杨恩泽毫不犹豫,放弃了原应属于自己的正常科研项目提成用于仪器购置。见此情景,实验室的老师们纷纷响应,保证了实验正常进行。
杨恩泽业绩显著,许多人曾对他说:“您的学生中都有人做院士了,您要是争取一下,也会是院士了。”每当这时,他总是谦虚地说:“当不当院士不重要,关键是能为国家做些事。”
教书育人是最大的人生乐趣
杨恩泽常常说,他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教书育人是他最大的人生乐趣。他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就从事教育工作,一生培养了数不清的学生,其中很多人已是国家栋梁。1988年退休后,本来可以过上乐享夕阳的晚年生活,但他依然每天朝九晚五到实验室,一方面继续搞科研,另一方面义务帮助自己的学生带研究生。
杨恩泽不仅注重专业知识上给学生解惑授业,也特别注意在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规范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一次,几名博士研究生将在实验中偶然发现的现象作为结论用在了论文中。杨恩泽发现后,要求他们通过理论推导作出解释。他严肃地说:“科学研究不能有任何想当然的侥幸,光有实验结果的论文是不完整的。没有理论推导,实验就没有根基。”他亲自带领学生选择最佳方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一步一步推导,终于从理论上证明了实验现象的客观性。
捐款后存折上只剩5元钱
2005年底,杨恩泽在深圳接受膀胱癌手术期间,实验室收到了一张从广东省饶平县寄来的10万元捐款收据。他的学生这才了解到老先生拿出毕生积蓄捐资助学的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恩泽得知家乡基础教育还很落后,便萌生了捐资助学的念头。恰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要淘汰一批旧电脑,他找到院领导,提出要购买这批旧电脑,捐给家乡的小学。院领导听后十分支持,主动协调后决定免费提供10台。杨恩泽又想到“有了电脑还应该有个像样的机房”,就与饶平县教育局沟通,决定捐资30万元帮助所城镇中心小学建一座科学楼。就这样,杨恩泽分3次寄出了捐款,最后一次捐款后,他的存折上只剩下5元钱。
2006年5月,一幢面积694平方米的“成和科学楼”在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落成了。杨恩泽应邀回到家乡参加了仪式,之后,这位一生生活简朴、对自己近乎吝啬的老人又作出了一个决定:在之后的20年中每年拿出1万元(从2008年起增加到每年2万元),设立“成和奖学金”,资助那些生活困难、学习优异的学生完成学业。
中国教育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10/18/content_571405.htm?div=-1
(编辑 赵习钧 陈铮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教育报:“把一切回报给党和人民” ——追记天津大学百岁教授杨恩泽
相关推荐
- 中国发展网:破解抗药性密码,天津大学绿色农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 新华社:也门在华留学生的中国抗疫情
- 今晚报:天大研发全新人工“团簇酶” 神经炎症治疗有望获突破
- 天津大学举办“百年砥砺谋复兴,金牛迎春踏新程”2021年留校学生迎新春系列活动
- 中国教育报:天津大学:首位博士生完成线上答辩
- 人民网:天津大学举办“我永远为你歌唱”合唱音乐会
- 南开区政府推进天津大学基础教育工作现场办公会在天大召开
- 天津教育报:天津大学天津医院为甘肃患者“云端诊疗”——贫困户不出门享受医疗健康扶贫
- 陇南宕昌发布:天津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捐赠资金助力宕昌抗洪救灾
- 元英进出席阿里云创新中心(天津津南)基地揭牌仪式推动天津大学和津南区合作
- 1月15日校报推介:2020天津大学新闻大事件盘点、李家俊:一流大学要培养新时代一流创新人才、金东寒:用爱国奋斗书写使命担当
- 李家俊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和学生就业情况
- 天津大学水利师生在首届全国水利行业BIM应用大赛中获佳绩
- 新华社:这个寒冬有点甜!校园“长”出福袋暖人心
- 金东寒出席卓越大学联盟第十一次校长联席会议
- 津云:“新工科”走进中小学课堂 天大学子用思维启蒙助力乡村振兴
- 校党委常委会组织集中学习研讨
- 天大学子在2019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中再获佳绩
- 滨海发布:连茂君深入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调研
- 新华网:“90后”扶贫干部跨越千里当上“挂面书记”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