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茅以升—— 人生之桥 名为奋斗(最美奋斗者)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09日 06 版)
(本报记者 顾春)滔滔钱塘江上,矗立着多座大桥,最早一座是钱塘江大桥。该桥为双层结构,上层汽车川流不息,下层火车呼啸而过。此桥建于1937年,毁于战火,1948年修复,至今没有进行过技术上的大修,实现了“炸药不放对位置都炸不掉”的豪言。它的设计者,就是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的茅以升(见图左,新华社发)。
茅以升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时,仅用一年就取得硕士学位。在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时,挤时间到桥梁公司实习。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中的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
1920年,茅以升回到祖国,在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执教……之后于1933年3月开始主持建造钱塘江桥。
钱塘江地理环境复杂,杭州有句歇后语,“钱塘江造桥——办不到”。这里江涛汹涌,每月都有大潮水。遇到狂风、暴雨、大潮“三碰头”时,狂风巨浪,极为凶险。
工程之难难以想象:江底淤泥又滑又厚,木桩一打就裂;600吨重的沉箱一入激流,犹如脱缰野马乱窜;日军飞机也空袭不断。茅以升毫不退缩。他说:“钱塘江大桥的成败,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而是能不能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大事!”
1937年9月26日清晨4时,一列火车从大桥上隆隆驶过,两岸一片沸腾。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打破了外国桥梁专家“中国人无法在钱塘江上建桥”的谬论。
通车不久,茅以升接到命令:炸掉大桥,不让日军占用!茅以升心如刀割般地执行了命令。抗战胜利后,他带着精心保护的14箱资料回到杭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钱塘江大桥修复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又参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如今,武汉长江大桥虽已超过设计时限,仍然能正常通车,安全无恙。
晚年回顾一生,茅以升说:“人生之路崎岖多于平坦,忽似深谷,忽似洪涛,好在有桥梁可以渡过,桥梁的名字叫什么呢?叫‘奋斗’!”
1989年11月12日,茅以升在北京病逝,终年94岁。
人民日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9-10/09/nw.D110000renmrb_20191009_3-06.htm
(编辑 刘晓艳 赵楚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民日报:茅以升—— 人生之桥 名为奋斗(最美奋斗者)
相关推荐
- 人民日报: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中更好开辟未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光明日报:什么是“与未来合作”的工程教育——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的改革创新之路
- 建党百年:战斗在“一二·九运动” 时期的北洋学子
- 深夜零下五度,怕冷的巴基斯坦小伙站在天大校园…
- 城市快报:天大新掌门鼓励毕业生为梦想而奋斗
- 习近平出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中国新闻社:天津大学举行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 邓亚萍为新生带来“第一课”
- 杨贤金会见南开区委书记杨兵一行
- 今晚报:网络安全进校园
- 人民日报:新技术让二氧化碳捕集材料“深呼吸”
- 法学教育创新联盟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天津大学成功举行
- 天津教育报头版:天津大学2019年新聘用辅导员入职仪式
- 中国教育报头条: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让管理严起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掀起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
- 天津大学关工委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 天津新闻: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125岁了
- 【聚焦第三次科技工作会议】人物观点:专访天津大学建工学院院长韩庆华
- 中国教育报:天津大学:“村医能力提升研修班”结业
- 金东寒出席中国内燃机学会八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议暨八届六次理事会会议
- 天津日报:廖国勋到天津大学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激扬青春梦 奋进新征程
- 天津大学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必修课 体质健康与课外锻炼与评奖评优挂钩 体质健康差得“吃小灶”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