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网:天大博士送母校一颗星 “天津大学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赵晖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7日中午12时12分,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遥宇航)和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气象观测小卫星“天津大学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津大学供图
“天津大学一号”是由天津大学在读博士生,云遥宇航总经理李峰辉领衔设计。目前,该公司已完成独立知识产权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探测载荷研发工作,并已开展近百项专利申报工作。他们研发的GNSS掩星气象探测载荷是一种新型星载遥感综合探测设备,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可以同时探测全球多个区域的掩星数据,实现从大气层到电离层的连续探测。云遥宇航的目标是建成在轨运行80颗卫星的全球组网星座,形成实时全球电离层大气层探测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服务于全球地震短临预报及气象预报,辅助上下游产业的发展。2020年1月,云遥宇航成为国内第一个商业探测载荷发射成功的单位,随后,他们又相继发射5颗探测载荷,并于今年7月成为国内首个成功发射星载GNSS-R海洋反射探测载荷的商业公司。预计2023年底,云遥宇航将完成整个气象卫星组网工作。
作为云遥星座组网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大学一号”卫星运行在500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以GNSS掩星观测载荷为主载荷,可提供全天时的GNSS掩星观测,同时搭载长波红外相机。该卫星具有高集成度、低重量、体积小等特点。作为该型号的首发业务星,天津大学一号卫星除完成规定的在轨业务外,同时对卫星平台和载荷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在轨验证,为后续业务星的批量生产奠定技术基础。
“天津大学一号”卫星地面处理工作将由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津大学联合开展,卫星数据同时用于天津大学相关学科开展科学研究使用。
“天津大学一号”卫星为后续业务运营奠定基础,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云遥星座计划”正式全面启动。“云遥星座计划”面向全球,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实时性优于20分钟的地震短临预报信息及气象预报信息,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科技网:天大博士送母校一颗星 “天津大学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科技网 (stdaily.com)
(编辑 刘晓艳 张铭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科技网:天大博士送母校一颗星 “天津大学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相关推荐
- 天津新闻:李家俊: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解决卡脖子问题
- 泰安日报:《挑山工》作者冯骥才给泰安的少先队员回信:敢挑重担 脚踏实地 勇于攀登
- 中宏网:张中祥:地方“两会”首现相对增长目标 中央翻番目标何去何从?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试行“完全学分制”鼓励研究生跨学科学习
- 新华社:天津大学冯研院为学生们推出定制体验课学习文物修复小知识
- 中新社:全国政协委员张凤宝为人口老龄化支招“时间银行”
-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白海力到我校留学生宿舍走访并慰问校内外住宿留学生
- 科技日报:天大团队突破血脑屏障 纳米颗粒开启向大脑递药征程
- 北京青年报:冯骥才:疫情期间终于有完整时间创作长篇
- 人民网:天津大学原创“主打歌”献礼祖国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张凤宝主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天津日报:天大新技术放射性污染水能直饮
- 中国新闻网:又到海棠季 天津高校师生今年“云赏花”
- 志愿者说: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 中新网:天津大学团队研发“神奇敷料” 监测糖尿病伤口只需手机“扫一扫”
- 人民网:天津大学举办设计年展 工科生带你“走进未来”
- 天津工人报:“党员妈妈”当好学生引路人——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冯翠玲
- 北方网:严格做好疫情防控 天津高校陆续返校报到
- 天津电视台《津晨播报》: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 城市快报:5G智能科研合作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