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报:快速捕获二氧化碳 天大科研有新办法
本报讯(记者 从竹 通讯员 刘晓艳 陈铮杰)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加剧的元凶。如何捕获并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近日,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宋春风副研究员团队在二氧化碳分离以及生物转化资源化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今年8月份的《工业与工程化学研究》国际期刊上被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该研究突破了现有二氧化碳捕集存在成本高、能耗大等技术瓶颈,并实现了无机碳元素至高附加值微藻生物质的高效转化,为缓解温室效应和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天大方案”。
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最常见的是化学吸收法,它能有效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也伴随着吸收剂再生耗热量大、运行成本高等缺点。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微藻,微藻只需要太阳能驱动,但是传统的微藻固定法将高纯度的二氧化碳泵入微藻池中,大部分逃逸,固碳率只有5%-20%。宋春风团队提出的新工艺创造性地将两种固碳技术结合起来,先通过化学反应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转为液体中的碳酸氢盐,然后把含有碳酸氢盐的液体输进微藻池中进行生物转化,把固碳率提高到60%-80%。吸收了二氧化碳的微藻能产出多糖、色素、油脂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有机物,可广泛运用于食品、保健品、美妆等领域,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达到循环利用碳元素的效果,实现碳的“零排放”。
据悉,该工艺已经运用到了内蒙古的固碳示范工程上,年固碳量达一万吨。今后,研究团队将继续在微藻的转换效率上深入研究,让微藻“吃得多”“长得快”。
《城市快报》 2019年9月20日 02版:http://epaper.tianjinwe.com/cskb/cskb/2019-09/20/content_45588.htm
(编辑 赵习钧 王正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城市快报:快速捕获二氧化碳 天大科研有新办法
相关推荐
- 天津大学主办的三本期刊被ESCI、Ei等知名数据库收录
- 中共天津大学委员会十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 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天津大学举行
- 北京日报:冯骥才:躲进书房写天津往事
- 天津大学举办“青春向党,奋斗强国——追寻百年红色精神”互动展览
- 中国发展网: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主题活动发布
- 天大师生集中收听收看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 第一届卓越大学联盟校园规划建设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中外师生欢度小年
- 央广网:天津大学两位95后同学用脑电波写出“福”字 这项技术还将为哪些领域添“福”?
- 中国教育报头版:将小我融入大我 以青春奉献祖国
- 校长金东寒专题调研天津大学期刊工作
- 光明日报:如何助力创新团队脱颖而出、勇创一流
- 天津工人报:智力扶贫手把手 天大开办直播带货训练营
- 天津日报:高校两专业入选新文科建设试点
- 天津大学主办宕昌县教育系统三笔字大赛圆满落幕
- 津云:【独家对话】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吴琦告诉你:疑似病例多意味着什么
- 我校举办2020年招生政策发布会
- 中国新闻网:“天津大学一号”卫星成功升空入轨
- “牢记使命担当 不负青春韶华”——校长金东寒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