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天津指南》为世界生物产业安全“把脉”
《科技日报》 (2021年08月11日 06版)
(本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焦德芳)精准医疗、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等技术极大促进了生物产业飞速发展。《天津指南》鼓励科学家采取措施,防止在研发及产业发展中产生的生物制品、数据等被滥用,在保障安全底线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张卫文
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生物科学领域的进步增进了人类福祉,但亦可能被滥用,特别是被用于发展和扩散生物武器。为弘扬负责任的文化,我们鼓励所有科学家、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将《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以下简称《天津指南》)的内容纳入其相关实践、章程和法规中。”日前,国际科学院组织发布声明,核可中国天津大学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牵头、多国科学家共同研讨达成的《天津指南》。
科技日报记者8月7日采访相关专家获悉,来自21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了《天津指南》的制定过程,作为第一个以中国地名命名、内容以中国倡议为主的生物安全国际倡议,《天津指南》的发布将对未来生物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开发产生重要影响。
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据介绍,生物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包括新发突发传染病、新型生物技术误用和谬用、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重要遗传资源和基因数据流失、生物武器与生物恐怖主义威胁等,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当今社会,随着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不断融合发展,生物技术误用、谬用导致出现灾难性后果已成为可能。生物安全无国界——加强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支持参与生物安全事件国际救援、共同提升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水平,已经刻不容缓。
此次《天津指南》全文分为道德基准、法律规范、科研责任、研究对象、风险管理、教育培训、成果传播、公众参与、监管责任和国际合作十大部分,为其他国家和机构层面的生物安全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工作范本。
参与此次《天津指南》编写工作的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王蕾凡研究员告诉记者:“《天津指南》开宗明义地指出:科学家应尊重人的生命和相关社会伦理。他们肩负着特殊的责任,要通过和平利用生物科学以造福人类,要弘扬负责任的生物科学文化,要防止滥用生物科学,包括避免生物科研破坏环境。”
《天津指南》要求科学家肩负“应认识到生物科学有多种潜在的滥用风险,包括可能被用于发展生物武器。应采取措施,防止生物制品、数据、专业知识或设备被滥用并产生消极影响”的科研责任。科学家在追求生物研究效益时,应识别并管控潜在风险,“考虑潜在生物安全关切……建立预防、减缓和应对风险的监督机制和操作规程,并致力于构建生物安全文化。”
同时,《天津指南》鼓励科学家及研究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学习交流,共同致力于生物科学的和平创新和应用,分享生物安全最佳实践。
把脉生物产业的“未病之病”
随着前沿生物技术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学科深度融合,各种新兴生物产业相继衍生,这些产业引发的生物安全风险也日益加剧。如果对相关企业的门槛、资质等不加管束,全人类将面临安全威胁。
“生物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即使在科学层面上具有可行性的原创技术,在商业化和推广过程中,也会因监管机构、大众和科学家存在认知差距,导致新产品的批复和广泛接受有所拖延。”王蕾凡介绍,《天津指南》强调科学家群体应加强成果传播和公众参与,促进公众对生物科技的理解和关心,以兼顾效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种模式在科技创新初期就充分考虑风险和社会影响,能最大程度减少由于伦理、安全等问题的疏忽导致的科技创新失败,从而推动相关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推动社会进步。
“精准医疗、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等技术极大促进了生物产业飞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包含人类遗传资源的生物制品或数据,它们不仅蕴含了关乎人民健康的隐私性信息,更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卫文教授指出,《天津指南》提倡科研责任感,强调产生的相关材料有被用于发展生物武器的可能性,同时鼓励科学家采取措施,防止在研发及产业发展中产生的生物制品、数据等被滥用,在保障安全底线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21世纪以来,合成生物学已逐渐成为推动全世界生物产业革命的主要技术动力,而其中DNA合成技术是合成生物学的核心支撑技术。小病毒的全基因组合成已被认为是当前最紧迫的生物安全风险,DNA合成产业对国家安全甚至世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2020年年初,世界经济论坛呼吁建立全球通用的DNA合成筛选机制,以最大化减少DNA合成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今后,科学家们遵循《天津指南》,必将让DNA合成产业在确保生物安全的范畴下健康发展。
“我们相信,《天津指南》能够加快推动建立由各国广泛参与的全球性生物技术领域新规则。”张卫文说。
科技日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1-08/11/content_518371.htm?div=-1
(编辑 郭水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科技日报:《天津指南》为世界生物产业安全“把脉”
相关推荐
- 天津日报:我市两人获首届“科学探索奖” 南大王晓晨、天大巩金龙获此殊荣
- 天津大学召开2021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 人民网:天津大学与湖北工程学院签署就业创业“一帮一”合作协议
- 天津日报:资源共享 公共服务惠民生
- 天津教育报:把扶贫这件“天大”的事做好
- 院士90岁在忙啥?
- 科技日报:一样的党日,不一样的精彩
- 【校报特稿】丹青妙笔 记冯骥才先生的“四驾马车”之文学·绘画
- 中国发展网:天津大学团队联合金麦格团队联合研发检测试剂盒1小时高灵敏检测新型冠状病毒
- 每日新报:刺骨寒风挡不住 温暖心意来相送 户外工作者 天寒地冻坚守岗位 义工志愿者 爱心礼物传递手中
- 人民网:天津大学获批新建地理科学本科专业 今秋招30人
- 连续二十年,天津大学水果工程如约而至
- 中国青年报:天津大学推出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为培养未来人才画出路线图
- 津云:天津大学与恒银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天津大学医工院团队在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斩获1金1银
- 中国青年报:图书馆AI机器人 让海量图书各就各位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试行“完全学分制”鼓励研究生跨学科学习
- 中国教育报:天津大学摸索“云教育”常态化
- 李家俊一行赴陕西看望天津大学在陕选调生
- 金东寒赴机械学院调研疫情防控和返校复学情况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