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喀斯特地球系统科学”为可持续发展探路——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
本站讯(记者 申云帆 刘苏颉)贵州作为典型喀斯特地区,地处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心地带,具有地理、地质、社会、经济系统的特殊性。要想利用好喀斯特生态环境,就要因地制宜,适应性的进行生态系统调控,更好地、可持续地利用好我们一系列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其他资源是我们贵州将来必须走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过去,我们对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的地球科学研究已取得很多成绩,对于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变化、环境变化、经济变化等都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但是要想真正实现我们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保护好环境,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都能够幸福生活辖区,我们需要系统考虑喀斯特地区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关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
因此,我们提出了“喀斯特地球系统科学”这个概念。从西南喀斯特系统形成的构造、气候、地貌之间的相互作用;喀斯特系统层圈次相互作用与区域环境变化;喀斯特地貌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喀斯特系统社会、经济、环境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出发,科学研究喀斯特地球系统动力学与可持续原理。
举个例来说,喀斯特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特殊地理背景、地质背景、生态背景所制约,但反过来说,这种特殊的环境资源、生态资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资源也在支撑着我们的社会经济系统。我们需要把社会和自然这两个系统紧密的放在一起,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它的运行规律,从系统上解决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任何问题不能分开、孤立来看,必须把它放在一起,系统地看,看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如何相互作用,如何变化发展的。对于喀斯特地区的发展而言,也是一样的,深入探索喀斯特地区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才能知道该如何保护生态资源、利用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今,全球变化挑战人类生存发展,需要我们以新科学范式、新战略获得新的科学知识体系来支持社会发展。有关地球科学研究的各个分支领域和交叉研究中日渐出现越来越多、振奋人心的新知识、新见解和理解,我们只有积极应对挑战,发展建立真正的系统科学,发现所有不同学科领域的“零碎”科学,并以创新的方式组合到一起,更好理解地球系统如何维系和支持生命系统运行。如今我们正在构建发展喀斯特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我相信,这将会为我国西南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出更多地宝贵的可行性、指导性意见。
(编辑 焦德芳 张青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贵州日报:“喀斯特地球系统科学”为可持续发展探路——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
相关推荐
- 吴琦医学奖学金颁奖仪式成功举行
- 中国城市网:全国政协委员张凤宝:建议构建我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 天津大学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必修课 体质健康与课外锻炼与评奖评优挂钩 体质健康差得“吃小灶”
- 光明日报:在抗疫中增强民族忧患意识
- 光明日报:中国正值医疗机器人发展的黄金时期
- 人民网:“黎明牌”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整机实现国产化
- 中宏网┃张中祥 孟佳: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反应研究
- “红叶季·双庆诗歌音乐会”花开“天大”树
- 津云:天津大学新增2个本科专业
- 经济日报头版:陆小华: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
- 天津团市委书记李龙到天津大学开展调研
- 三全育人五育并举 为党育人为国育人 天津大学结合具体问题开展研讨式学习
- 天津大学团簇酶新成果有望实现神经炎症调控干预治疗
- 津云:天津脑科学中心成立 助力“天津智港”建设
- 北方网:让谣言无处遁形 天大开发疫情辟谣助手
- 津云:天大第三次科技大会立下flag:到2030年整体科技实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 中老年时报头版:天津女排集体亮相《国家荣誉——中国女排精神展》 冯骥才:天津女排体现天津人的精神
- 中国科学报:天大研发软性机器人“模块化”3D打印新方法
- 北方网:天津大学启动本研贯通人才培养
- 人民网:何桢:构建全方位质量文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