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新闻网:碳达峰碳中和:地方怎么干?
本站讯(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碳达峰”“碳中和”是今年的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并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这说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中国“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也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
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加快研究部署本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
因地制宜争相行动
2030年和2060年是两个关键节点。一个是要实现碳达峰,目标是到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另一个是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是全社会在2060年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举措,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这是对外宣告中国节能减排的时间表,也是对各地‘十四五’规划制定的生态性要求,体现了中国对环保以及能源安全的重视。”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分地区、分行业、分时段来逐步实现。目前,各地已争相行动起来,着手制定各省(区、市)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
福建提出支持厦门、南平等地率先达峰;天津提出要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率先达峰和煤炭消费尽早达峰;上海和海南等地则宣布要抢在全国时间表之前率先实现碳达峰。
对于产业上的节能减排,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也各具特色。中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条件好,主要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比如,煤炭大省山西强调要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抓好煤炭消费减量等量替代;河南、辽宁等地提出建设碳交易市场,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则利用自身优势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浙江提出煤电装机容量占比下降两个百分点等目标,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腾出用能空间180万吨标煤,同时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和“零碳”体系试点。
任重道远加快推进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设定的过渡期是30年,而大多数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承诺的所需过渡期约为60年。这凸显了中方的承诺和行动力度之大,也意味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5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言,从经济发展的条件来看,中国经济正处在由过去的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增长向节约型增长转变。“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我们确实要看到,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至于对经济增速的影响,还需要观察。”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张中祥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下一步,中国将提出更有力度的约束性指标,编制“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各地政府则要因地制宜,切实贯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抑制高耗能重化工业产能扩张的冲动。
张中祥进一步分析,实现碳中和意味着到205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预计降至个位数。他预测,“十四五”期间煤炭需求稳中有降,到“十五五”期间煤炭消费总量应进入相对较快的下降通道。2040年后,随着大批燃煤电厂达到服务年限、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扩大、储能规模化运用,煤炭消费将快速下降。
此外,煤电装机容量必须在“十四五”期间达峰,并在2030年后快速下降。中国煤电装机容量未来峰值预计为11亿~13亿千瓦,煤电产能整体增长空间已十分有限。电力部门只有在2050年前实现零排放、2060年前实现一定规模的负排放,才能支撑整个能源系统实现碳中和。
中国商务新闻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1241524785684904&wfr=spider&for=pc
(编辑刘晓艳李杰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商务新闻网:碳达峰碳中和:地方怎么干?
相关推荐
- 【校报特稿】天大秉承“实事求是”校训 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工作
- 【三全育人 五育并举】校党委副书记雷鸣对机关干部开展学校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宣讲
- 天津日报:高校迎来开学季 多措并举严把“防疫关”
- 中国科技网:旧砖墙变“会说话的景观墙”,天大师生墙体彩绘获贫困县点赞
- 津云:杨贤金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 中国青年网:天大研支团云课堂在布尔津探寻古建筑设计奥秘
- 中国科学报:天津大学与百度共同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 人民网:【战“疫”说理】坚持六种思维方法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央视新闻:天津: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明日开幕
- 津云:冯骥才:天津女排体现天津人的精神,也像我笔下的英雄人物,先挨两拳忽然就胜了!
- 建党百年:张太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 北方网:2020年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
- 人民网:天大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斩获2金3银
- 天津日报:科技创新 解锁更多“卡脖子”技术
- 人民网:人民网发布2019年度优秀校园新闻作品 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选送作品入选
- 天津教育报:以火红的青春捍卫国旗尊严!我市举行高校国旗护卫队展演活动
- 深圳特区40年|肖松山为深圳学院师生讲授创新创业课
- 党办校办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传达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央广网:国家“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在天津大学揭牌成立
- 中国甘肃网:冯骥才谈“城市要有旧书市场”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