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科学把握政治与德治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作者:王寿林(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治理。同法治一样,政治、德治同样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目前,学界对于政治与法治的关系、法治与德治关系的讨论比较充分,而对于政治与德治的关系尚缺乏深入探讨。新的时代条件下,科学把握政治与德治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
一、政治与德治的内涵
政治是关涉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一种强制力量,通常具有两层含义: “政”指的是政权及其主体,包括政党、政府、军队、警察、法院等;“治”指的是治理及其方法手段,包括法律、制度、政策以及由此做出的各种政治行为,如领导行为、统治行为、管理行为、参与行为等。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中,政治以民主的、协商的方式发挥作用,把不同的利益要求、政治愿望、意见建议反映到政治体系中来。因此,寻求各种意志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制定符合人民意愿和要求的公共政策,并推动这些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就成为政治的基本功能。从我国政治生活的实际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政治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中央提出的理论、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出的决策部署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和行动的基本依据。党的领导就是适时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通过提出立法建议、决定重大问题、推荐重要干部、发挥模范作用,组织、引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德治是以道德教化教人求真、劝人向善、促人尚美,通过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将遵守社会规范变为一种自觉行动。实行德治,就是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基石,以政治导向、法律支持和制度约束为保障,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德治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评价,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境界,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
二、政治与德治的相互关系
政治与德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实际生活中,政治与德治都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都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都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以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都以主体的行为举止和人格魅力、对象的思想基础和心理素质、环境的舆论导向和文化氛围、内容的针对性和可信度、方法的艺术性和亲和力等诸多因素作为发挥功能的条件。正因为政治与德治具有统一性,才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政治对德治具有主导作用。在国家治理中,政治权力的运行是自上而下的,政治主体通过明示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对象按照具体指令行事。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集中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因此,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政治对德治具有选择作用。一个民族道德传统的形成和演变,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因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也是基于时代需要对道德的选择、提炼和再造过程,其中政治因素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对德治具有支撑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政治以明示的形式为人们的行为模式确定基调,并引导人们按照政治要求对经济社会生活做出道德判断,遵从社会公德,信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修炼个人品德,从而成为公序良俗的引领者、诚实守信的实践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此对道德体系有效运行发挥支撑作用。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德治作为一种治理资源,在引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同时,通过伸张正义、鼓励进步、弘扬合法、鞭挞违法,以其内在的力量发挥教育人们树立正确道德意识、价值理念、行为取向的功能,即通过自身的存在和作用,促使人们抑恶扬善,正直为人。因此,德治能够创设一种浸染整个社会的、强烈影响人的道德情感、价值选择、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教育环境和组织氛围,对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启迪和引导作用。
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德治常常作为一种社会舆论而出现,通过详细陈述事实真相,如实反映相关人员的作为,使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受到鞭挞和抨击,使各种见义勇为举动受到赞誉和褒奖。德治对政治具有促进作用。在国家治理中,政治主体以一定的政治组织为后盾,以广泛的社会认同为基础,以稳定的政治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为凭借,以社会共同的价值理念为导向,影响和引导政治客体自觉服从,这种治理方式实质是政治的德治化,对政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政治与德治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为主体不同。在我国,人民行使治理国家的权力不可能由个人以各自为政的形式来实现,只能通过民主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形成强有力的人民民主政权来实现,因而人民民主内在地需要一个坚强的核心来领导,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因此,我国政治主体既是广泛的,又是一元的;德治主体则是多元的,除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等。二是内部关系不同。在政治关系中,由政治权力结构所决定,政治主体的政治地位是不等的;在德治关系中,由社会的权利结构所决定,德治主体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三是实施手段不同。实施德治的手段是说服加引导,实施政治的手段是说服加强制。四是追责方式不同。在实际生活中,政治责任是同一定的政治角色的政治义务相联系的。追究政治责任的基本方式是舆论谴责和纪律制裁。道德责任是人对自己的行为过失在道义上所承担的责任。在实际生活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自主选择性,因而必须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
光明网:https://share.gmw.cn/www/xueshu/2021-05/07/content_34826570.htm
(编辑 焦德芳 于丹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光明网:科学把握政治与德治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相关推荐
- 城市快报:“脑科学中心”成立
- 中国新闻图片网:抗战胜利纪念日 天津高校学子缅怀历史
- 常州日报:张太雷的青少年时代
- 新华社:至美!天大学子延时摄影作品献礼母校125周年
- 天津大学关工委召开工作会议 学习传达2020年全国教育关工委干部培训班精神
- 新京报:天津大学学生变身主播,为甘肃贫困县“带货”
- 2021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温召开 金东寒出席并作主旨报告
- 天津大学法学院师生共话“躺平”问题
- 天津日报:脑电波“写”福字 送给留校大学生
- 天津工人报头版:天津大学与企业联合研发新型试剂盒 可15分钟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
- 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孔昌生一行莅临天津大学中原先进技术研究院调研指导工作
- 中国—东盟高校赛艇活动暨2019赛艇测功仪比赛在天大举办
- 中国新闻周刊:解码深圳“活力”
- 天大喜讯:天津大学再添四个“拔尖计划2.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科技日报:加速培养创新型青年人才 解高技术产业发展“隐痛”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天津大学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理论辅导报告会
- 津云:天津大学向全国高校发出“乡村振兴英雄帖”
- 天津大学王涛课题组研究发现应激颗粒抑制人肠道病毒D68复制机制
- 天津日报头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智力扶贫结出“天大”硕果 400名乡村医生出师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向全国高校发出“乡村振兴英雄帖”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