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召开“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方案论证会
本站讯(通讯员朱翔宇 刘波 摄影唐蒙)2021年3月15日,由天津大学联合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气象局等单位共建的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站”)在天津大学召开了建设方案咨询会。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天津市科技局总工程师王凤云、天津市气象局副局长高润祥出席会议。
会议邀请了傅伯杰、周成虎、吴丰昌、胡春宏、于贵瑞和彭建兵6位院士和来自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的7位教授/研究员担任论证专家,还有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气象局气象研究所相关领导及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站骨干成员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元英进主持。
李家俊向出席会议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表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建设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有关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中的重要内容,天津大学将高度重视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站的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引领我国地球科学原始创新和应用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王凤云代表天津市科技局致辞。她指出,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工作,天津市科技局将为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站建设发展做好全方位支持和服务,为环渤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天津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院长刘丛强分别从建设意义、定位、总体建设目标、预期成果、建设方案及重点建设任务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各位专家在听取介绍后针对方案内容存在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一致认为,建设方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和地方的重大要求,定位准确、立足长远。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站建成后将具备长期监测、科学研究、应用示范以及服务国家和地方的能力。建议进一步凝练长期科学目标,细化短期能力目标,突出关键带研究的特点,加强监测标准体系制定,明确和行业部门工作的区别等。
刘丛强表示将根据专家建议仔细完善实施方案,力争通过五年建设,将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站建设成为示范性地球系统科学野外观测研究站。
(编辑 刘晓艳 李杰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津大学召开“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方案论证会
相关推荐
- 天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网上线
- 科技日报头版:新型“亲水”光敏剂让牙齿美白除菌更高效
-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 人民网: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主题活动发布会在津召开
- 校长金东寒到“服务进校园”活动现场慰问
- 天津日报:天大首创细胞超低温保存技术
- 天津大学师生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盛况
- 科技日报:我国首创新型无毒超低温细胞保存技术
- 人民网:天津大学张太雷研究最新成果《张太雷画传》发行
- 人民网:天津大学:学生做“老师”,青春话初心
- 校领导视察迎新工作
- 中国新闻社:“5G智能网联技术联合创新中心”落户天津大学
- 天津大学2019级本科新生骨干培训“天麟班”九期开班
- 天津广播:青年教师程斯宇:小小讲台前讲好党的故事
- 天津大学与南开区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每日新报:奥林匹克文化展在天津大学北洋校区开展
- 中国日报网:冻哭地图也不能冻哭你!——寒潮来袭天大学生为校门值守的门卫小哥哥和老师送上热水和暖贴
- 光明日报:杨贤金:在天大这片热土“跑出加速度”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机械工程学院举办“我与祖国共奋进”国旗下的演讲活动
- 金东寒会见津南区区长邓光华一行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