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您站上讲台那一刻 已经给我上了一课(图)
《每日新报》 (2021年03月10日07版)
日前,在天津大学,有学生用手机拍摄到一名教师在脚踝骨折的情况下,坐轮椅来到教室坚持给学生授课的感人一幕。“向老师致敬”“这样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就已经给我上了一课”“祝老师早日康复”……很多人表达了对老师的敬爱之意。照片中的人是谁?这张照片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受伤住院仍工作 一天未休息
“这张照片是我的博士生同学拍摄的,那天晚上,我们推着轮椅一起送孙教授去上课,等待期间,拍下了这张照片。”天津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博士生王操告诉记者。
照片中的老师名叫孙佑海,是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也是享誉国内的法学专家。3月4日,67岁的他将受伤的右腿叠放在椅子上,单腿站立,手臂强撑着讲桌,神情专注侃侃而谈,给全校不同专业100多名同学上《人工智能与法治导论》这门新工科通识课。
“为了这次课程,孙教授准备了2万多字的授课讲稿。”作为孙佑海教授的博士生,在他看来,孙教授克服伤痛,坚持上课,这样的做法一点都不意外。
据介绍,今年一月孙教授遭遇车祸不幸脚踝骨折,但他一天都没有休息,哪怕是在医院病床上依然忙于工作,“他刚做完手术那天,要修改学科评估相关材料,孙教授就坐在病床上忙了三四个小时,结果腿肿了一圈。”
新学期开始,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非常重,孙佑海索性将一张行军床放在法学院办公室里,每天吃住在单位。3月4日这堂《人工智能与法治导论》,内容是关于开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行为风险和应对之策。为了上好这堂课,不辜负来自全校不同专业100多名同学的期待,老师不仅不顾病痛,精心准备了讲课内容,也是两个星期以来第一次走出学院大楼。
王操说,这堂课之前,大家讨论了很多方案,比如改为网络授课,毕竟孙教授还在养伤的阶段,希望他以身体为重,但是孙教授全部拒绝了。“一方面是因为这是这门课程的第一讲,学生们不是法学专业的,需要‘领入门’,另外就是不想辜负学生们的期待。”王操告诉记者,实际上关于孙教授的照片在网络上热传后,教授有些担心,怕会影响到工作。“起初只有我们学院的学生和老师知道,我们轮流照顾孙教授,现在不仅全校师生都知道了,甚至包括孙教授的朋友,都来关心他。”
“在我眼中,老师是一个勤奋而且永远精力旺盛的人。”王操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六点多,叫醒他的不是闹表,而是老师雷打不动转发到微信群里的“新闻早餐”。“里面汇总了各种新闻事件,老师每天早上都会转发给我们,当然我们也会仔细浏览一遍。”到了晚上,孙院长时常工作到十一二点,在学生们看来,老师对工作的认真劲,年轻人都比不上。
不仅如此,孙教授的严厉和严谨同样影响着学生,“尤其在工作中,遣词造句,甚至一个错别字、标点符号,在孙教授这里都马虎不得。”
据介绍,近年来孙教授先后主持科研项目40多项,出版多本专著。科研论文不仅多次获奖,还为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一个半小时课程
没换过动作
“整堂课下来,孙教授都是小心翼翼将受伤的右腿叠放在椅子上,手臂强撑着讲桌讲课,神情专注。”当时坐在台下听课的大二学生徐艺轩告诉记者,一个半小时的课程,老师基本没有换过动作。
徐艺轩回忆道,上课前,学生们看到孙教授坐在轮椅上被推进教室,大家瞬间安静了下来。“另外一名老师向我们解释道,孙教授脚踝骨折了,但是不想因为他自己的原因耽误大家上课,所以要坚持出来上课。”徐艺轩说,“我们既感动又敬佩,一节大课加起来一个半小时,不敢想象老师有多累。”
不仅如此,老师的授课内容也让徐艺轩印象深刻。“我不是法学专业的,原本会担心枯燥,但是听后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内容翔实,讲解有趣,更是激发了我们对于人工智能法律问题的探索兴趣。”
课堂上,孙佑海教授先通过现实案例介绍了不当开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危险性,强调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随后从理论上分析了防范违规开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行为风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规范开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行为风险的五种理论基础,最终提出法律预防、法律治理和伦理规范三种应对之策,以保障人工智能技术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下课后,在座学生不由自主地鼓掌。“老师做事情态度,以及对工作的认真度,对我触动挺大的。”徐艺轩说。新报记者 信华
每日新报:http://epaper.tianjinwe.com/mrxb/html/2021-03/10/content_19047_4147133.htm
(编辑 刘晓艳 李杰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每日新报:您站上讲台那一刻 已经给我上了一课(图)
相关推荐
- 中国新闻网:天津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牙齿高效美白除菌新技术
- 我和我的学校 | 天大人青春接续奋斗 与祖国同行
- 人民日报: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 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 天大开讲啦
- 吴琦医学奖学金颁奖仪式成功举行
- 杨贤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青年学生“铸魂” 天津大学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讨会
- 天津大学举行2020年研究生远程复试集中演练
- 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研发基地在东营启用 金东寒出席
- 天津大学召开党委工作部门会议
- 新华社:天津大学发布“最强大脑”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
- 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发布 天津大学跻身全国前10强
- 天津大学与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天津日报:学府入门礼 情深君知否
- 中国青年报:天大师生开发党史知识图谱及其可视化系统
- 天津日报:天大教师获“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
- 天津大学召开新增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论证会
- 人民网:2019中国大学、城市、央企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发布
- 天津大学与绍兴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共建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和智造研究院
-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举行
- 天津工人报头版:天大获批创办地理科学专业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