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党史是最好的思政教材
《光明日报》(2021年3月5日 04版)
【话百年党史 谋民族复兴】
“天津大学的党史课中,程斯宇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把红军长征地图手绘在黑板上,同学们连连称赞,说‘老师把四渡赤水用兵如神的故事讲活了’。”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代表讲起学校的党史课时颇为自豪。他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高校应当扎扎实实、高质高效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努力构建各具特色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天津大学探索了“党建+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各学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选派20余位思政课教师担任10个学院的“思政班主任”和文科大类的学业导师。此外,学校还开设了50余门思政类课外教育实践课程,由思政课教师带队,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外出开展社会实践,了解党的历史。“我们每年有700余支社会实践队,打造‘行走的课堂’。真正将‘小我’融入‘大我’,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报国之行。”李家俊代表最关注的是“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树人大计,他表示,在青年人三观形成的关键期,高校一定要学好党史,上好思政这门大课。
“思政课满意度逐年提升,已经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其实党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最好的思政教材。我们针对现在青年学生都是网络原住民的特点,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融媒体等形式,设计了‘张太雷家书微党课’‘共产党宣言诞生虚拟现实课’等系列党史‘网红课’。思政铸魂,内化于心。近年来,天津大学每年约60%的毕业生奔赴国家各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工作。‘嫦娥’‘天问’等国家重大工程和扶贫、抗疫等重大战役中,都不乏‘天大人’的身影。历史交汇期正是人才淬炼的黄金期,作为承担为国育才重要任务的高等院校,必须讲好思政大课,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爱国英才。”李家俊代表说。
(本报记者 刘茜 陈建强)
光明日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3/05/nw.D110000gmrb_20210305_3-04.htm
(编辑 刘延俊 全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光明日报:党史是最好的思政教材
相关推荐
- 天津日报:天大医学部把课堂“搬到”中国航天员中心
- 6月30日校报推介:我校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展示、“三个贯通”推动思政理论课改革、2019毕业专版
- 新华社:为有源头活水来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综述
- 天津大学北洋老年大学教学汇报展正式展出
- 人民日报:中管高校和其他高等学校全面启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坚守初心使命 强化责任担当(守初心 担使命 找差距 抓落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我校师生热议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胜利召开
- 今晚报:在志愿服务中绽放青春炫彩
- 人民日报:天大向甘肃宕昌联合捐赠500万元便携式医疗设备
- “做奔跑的强国一代”——2019天津大学校园迷你马拉松长跑活动顺利举行
- 大学文化:“热爱我求学的城市”——冯骥才谈《天津文化地图》
- 科技日报:天大设计年展呈现工业之美
- 科技日报:全国高校研究生院院长齐聚天津 共话研究生教育新面貌新作为
- 天津大学获批首批教育部未来技术学院
- 求是学部“蒲公英”实践队走访名企校友
- 金东寒到教育学院调研工作
- 人民日报:一生守护一湖清水——追记湖南洞庭湖管理局原总工程师余元君校友
- 人民网:世界读书日 天津大学推出“红色经典全家桶”
- 光明日报:根植家国情怀 树立远大理想--访全国人大代表李家俊
- 天津日报:“天大建校125周年刘珺书画展”开幕
- 今晚报:文明离校“宿舍归零”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