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智能与计算学部2020年获得多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
本站讯(通讯员 李岩) 近日,2020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评审全部结束,智能与计算学部张加万、万亮、王鑫和毕重科牵头的项目通过评审获得立项,总国拨经费达到3323万元。
项目一:《数字文化遗产安全保护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
《数字文化遗产安全保护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由智能与计算学部万亮教授牵头承担,联合敦煌研究院、湖南省博物馆、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行业领先单位共同申报。
本项目立项背景源自我国数字文化遗产领域的发展现状。从国家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的重大需求出发,围绕让数字文化遗产“长久活下去,生动活起来”的目标,聚焦一个关键科学问题:可持续的数字文化遗产安全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机制与方法,重点突破四项关键技术:1.保障存储安全、兼容行业多样化需求的文化遗产数据标准化弹性永续存储;2.保障数据自身安全的数字文化遗产内容与质量持续增强;3.业务驱动的文化遗产数据可信共享与精准服务;4.支撑数字文化遗产“加工-保存-增强-利用”的全链条协同加工与智能计算,并通过在敦煌研究院、湖南博物馆开展系统化应用示范为文物“活起来”国家文化战略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支撑。
项目二:《基于知识图谱的文物知识组织和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基于知识图谱的文物知识组织和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由智能与计算学部张加万教授牵头承担,联合山西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3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4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百度和超星等10家国内各领域一流的、各具特长的科研企事业单位共同申报承建。
该项目针对当前文物知识生产方式单一、组织缺乏规范、支撑技术匮乏、知识驱动的创新应用少等问题,研究基于文物知识图谱的通用文物知识语义本体表达框架和知识表达模型,突破文物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与应用支撑技术难点,并针对博物馆的核心业务方向进行平台构建与创新应用开发。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将创新博物馆多元主体知识组织和服务模式,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建立可以自行迭代演化的文物知识生产和服务的良性循环业务模式,有效提升博物馆知识服务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
项目三:《基于大数据原位可视化的高精度大气污染仿真》
《基于大数据原位可视化的高精度大气污染仿真》由智能与计算学部毕重科副教授牵头承担。该项目由天津大学负责,联合了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3家科研机构,各单位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基于原位可视化的高精度大气污染仿真的研究。
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足当今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问题,面向大气污染物高精度溯源需求。提炼出大气污染仿真高精度初始场难以构建、大气粒子格点复杂外源难以模拟、大气污染仿真计算过程难以实时呈现和大气污染仿真污染源难以分析四个拟解决的科学问题。重点突破领域知识与机器学习方法融合驱动的高精度初始场构建技术,大气粒子复杂外源分析技术,基于数据驱动的大规模仿真原位可视化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污染源分析四项关键技术。最终构建高精度大气污染仿真原型系统,为领域专家对大气污染源的准确定位提供高精度的决策支持工具。帮助领域专家从根本上找到大气污染的原因,并针对污染源进行整治,减轻甚至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四:《分布式知识图谱数据管理关键技术与系统》
《分布式知识图谱数据管理关键技术与系统》项目由智能与计算学部王鑫教授牵头承担,联合香港城市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共同实施。
项目聚焦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中的关键共性技术体系构建,关注“卡脖子”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国家重大需求,解决香港社会精准医疗典型人工智能应用的大规模知识图谱有效管理问题,提出分布式知识图谱统一模型数据管理方法,攻克大规模知识图谱数据的统一模型和语言、分布式存储和查询、分布式管理系统架构等关键技术,研制高效率分布式知识图谱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基于大规模知识图谱的“认知智能”示范应用,形成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自主可控基础设施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内地与香港合作双方技术优势和应用需求的互补与协同,达到“1+1>2”的收效。
(编辑 陈铮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智能与计算学部2020年获得多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
- 上一篇:天津日报:天大让留校学子开心过大年
- 下一篇:天津日报:天大让留校学子开心过大年
相关推荐
- 中国日报网:院士领衔战疫云课堂 天津大学用课程思政向疫情宣战
- 新华社:外国人眼中的小康 | 意大利教授与中国山区孩子的不解之缘
- “结构基因组工程”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 人民网:大学校园迎来2020年第一场雪 哪抹景色最让你心动
- 今晚报:李家俊:加快推进天津“一基地三区”建设
- 中新社:天津大学研发可溶性电子产品复合材料
- 老生代表李晋轩:把科研做出中国自信
- 中国教育报:与“大装置”一起过年
- 中国经济时报:天津大学:“光盘行动”引领“新食尚”
- 天津日报:李鸿忠:压实高校思政工作责任,担当立德树人职责使命
- 天津大学丁辉课题组揭示常温催化氧化VOCs机制
- 【三全育人 五育并举】将“体育强健计划”落到实处
- 今晚报头版:许一个“新”愿 125岁天津大学再出发
- 第二届能源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圆满落幕
- 每日新报:周日去天大看海棠
- 中国纪检监察报:制度落实落地 治理效能显现
- 金东寒出席中国内燃机学会八届十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 天津日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在天大举办
- 天津大学“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工作会议闭幕
- 关于天津大学实验室开放使用的通知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