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天大研发全新人工酶 有望成为神经炎症患者福音
日前,天津大学医学部张晓东教授团队成功设计出一类全新的人工酶——“团簇酶”。“团簇酶”具有超强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对阿茨海默症、脑损伤等神经炎症治疗潜力巨大。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
相关研究论文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
酶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催化剂,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催化能在常温常压下将化学反应速度提高百倍以上,在医学领域对神经学、肿瘤、生物传感等具有巨大应用价值,也被广泛用于农业、食品、化工等各领域。然而,大部分天然酶制备困难、稳定性差、催化条件苛刻,难以大规模应用。在实验室中合成人工酶是生物化学家最感兴趣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如何设计出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人工酶成为了全球科学家面临的共同难题。
天津大学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团簇酶”概念,他们通过单原子调控的方法成功设计出一类具有原子精确结构的人工酶——“团簇酶”。实验证明,“团簇酶”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其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水溶性维生素E的160倍,是花青素分子的9倍。生物学结果显示,使用“团簇酶”制剂能有效减轻脑损伤小鼠的神经炎症,显著降低病鼠体内的炎症因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团簇酶”尺寸超小,能通过肾脏自然滤除,这也意味着使用“团簇酶”药物可以避免对肝肾等器官的副作用损伤。
“‘团簇酶’在生物医学,特别是神经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团队负责人张晓东教授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团簇酶’的可变性,提升其靶向功能,深入挖掘其对阿茨海默症、脑损伤等多种重大神经炎症的治疗潜力。”
人民日报:https://www.hubpd.com/c/2021-01-11/985276.shtml
(编辑 焦德芳 全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民日报:天大研发全新人工酶 有望成为神经炎症患者福音
相关推荐
- 杨贤金:牢记“德、勤、静、精” 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 中国甘肃网:冯骥才谈“城市要有旧书市场”
- 光明日报:天大团队将电池废料变身高效催化剂
- 中国青年报:巩金龙:“使命式”科研和育人
- 经济参考报: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确保供应链稳定安全
- 中国青年报:天津大学原创“主打歌”献礼祖国 《我悄悄地告诉祖国》正式发布
- 接续助力大美青海 天津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对口支援工作 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 天津大学召开“区块链”技术研讨交流会
- 天津大学“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举行
- 天津广播:天大海棠,开啦!今年这样赏花
- 天津日报:让村民富“口袋”也富“脑袋”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天大有个“托尼教授”理发屋
- 中国青年报: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诞辰百年纪念活动在津举行
- 天津大学召开“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年”启动会
- 天津大学师生认真收看收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
- 北方网:开学日,天津大学给灾区孩子送来“梦想加油包”
- 光明日报: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 今晚报:北洋园里笑迎新
- 光明日报:李家俊: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 中国化工报:天大山东院通过lSO9001质量监督审核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