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让幸福教育告别“鸡汤”,天津大学开“幸福课”揭秘幸福密码
下一学期,该校将于2021年春季学期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通识选修课《幸福学》。
新京报讯(记者 戚望)原生家庭的不幸应如何面对?如何有效和“拖延症”说拜拜?赚更多钱是不是就一定会更幸福?如何提升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下一学期,该校将于2021年春季学期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通识选修课《幸福学》。
关注热点心理话题,不灌输“心灵鸡汤”
有钱就能幸福吗?原生家庭不幸福,我还有机会过得幸福吗?幸福课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哪些区别?《幸福学》的课程负责人,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杨丽告诉记者,《幸福学》课程目前已获批天津大学通识选修课重点立项,这门课不是给孩子们灌输“心灵鸡汤”,而是将围绕一系列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设置健康与幸福、经济与幸福、文化与幸福、关系与幸福等板块内容,以积极心理学为学科基础,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幸福”背后的科学机制,讨论提升学生幸福感的行动方案。”
“当一个人感到幸福,他的心理问题和困扰自然也就少了。”据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课程建设的王小玲老师介绍,天津大学于2015年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纳入必修课。随着课程的开设,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意识显著提升,求助意识从49.4%提升到81.03%。主动咨询的同学越来越多,出现了预约排队等现象,这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思考,即“不生病并不代表健康,摆脱抑郁并不意味着快乐。”
由此,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决定推出“幸福课”。 参与课程建设的王小玲介绍,总的来说,幸福课就是通过丰富和完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让学生拥有从“不健康”到“健康”,从“健康”到“幸福”的提升幸福能力。
整合多学科内容与师资 配套系列幸福行动
以幸福密码之一的“接纳”为例,王小玲告诉新京报记者,例如原生家庭的不幸,学生可以从心理层面,“允许”某种不幸的发生,并尝试“理解”和“接纳”。“对于家庭的不幸,让愤怒不存在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会在课程中,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觉察和理解,让学生与原生家庭和解,与自己和解,接纳和理解‘恨’,当恨流动了,爱就出来了。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会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为了让课程丰富起来,课程建设团队整合了积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和领域中与幸福相关内容,将邀请来自多学科的老师们,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破解“幸福密码”。
此外,除了课堂学习,《幸福课》课程还将配套正念练习、感恩日记、社会调查等一系列的幸福行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幸福、体验幸福,通过行动创造和提升幸福。
启发学生构建自己的幸福观
杨丽老师说,“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练习什么则成为什么’,每个人每天24小时的精力和能量,你花多少时间练习焦虑、抑郁、纠结、自我否定,又花了多少练习真正想要的勇气、淡定、果断和自信?我们说每个人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是因为每颗种子原本会成长为本来的样子,希望我们的课程给同学们的幸福种子浇点水。我们在“幸福行动”模块设计了成长型思维练习,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不是忽略创伤和痛苦,而是在接纳的基础上,去追求幸福。”
天津大学2017级学生焦点期待下学期的《幸福课》能帮她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密码”,“我想从这门课上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幸福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怎么正确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的未来。”
焦点曾上过学校开设的《恋爱心理学》课程,在这门课上,她学到了不同的依恋类型,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理解爱情,接纳“快乐、悲伤,都是爱情中的一部分,吵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情感沟通、升级的过程。”如今,她不仅再一次步入爱情,在面对大四升学的压力时,也找到合适的方法与焦虑“和解”。
记者获悉,此前,天津大学通过开设“幸福讲堂”,陆续推出《健康与幸福》、《文化与幸福》、《金钱与幸福》、《关系与幸福》等系列讲座,引领天津大学师生进行关于幸福多维度的探索。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王凤鸣表示,从幸福讲堂系列讲座开始,天津大学的“幸福”课不仅会研究幸福的本质规律,还会结合跨学科的思维,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去看待幸福,“幸福教育要教给大家的不仅是更快更有效地变得幸福的手段和策略,更重要的是启发同学们构建自己的幸福观,选择和走出自己通向幸福的道路,提高幸福指数。”
新京报记者 戚望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张彦君
新京报:新京报 - 好新闻,无止境 (bjnews.com.cn)
(编辑 焦德芳 柴海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京报:让幸福教育告别“鸡汤”,天津大学开“幸福课”揭秘幸福密码
相关推荐
- 孙佑海教授增补聘任为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求是名师讲堂l清华大学体育部刘波教授谈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 山东建筑大学校领导来访我校
- 5月30日校报推介:五四百年座谈会师生发言摘要、访我校精仪及化工学院教师、“北洋大讲堂”16年回眸
- 中国教育报:天津大学为学生发放冬日暖心福袋
- 光明日报:纳入普通本科学士学位体系后 职教本科,未来之路怎么走
- 中国教育新闻网:沈玉麟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天津举行
- 光明日报:根植家国情怀 树立远大理想--访全国人大代表李家俊
- 中国青年报:“准考”二字,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 李家俊会见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
- 人民日报:王军旗: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思想纵横)
- 新京报:羽绒服、围巾、保暖内衣,天大为经济困难本科新生赠送冬装礼包
- 天津大学首批市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完成结项验收
- 天津日报:我市统一战线教育实践基地揭(授)牌仪式举行
- 经济日报:膜分离技术助力破解“温室效应”
- 天津大学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彭清华会见李家俊 钟登华一行并共同见证协议签署
- 人民日报:第三届中国智能汽车大赛落幕 天津大学代表队斩获佳绩
- 中国青年报头版:天津大学:虚拟仿真技术锻造思政“金”课 ??将学习获得感作为衡量教学成效“金标准”
- 光明日报: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述评
- 央视新闻:“最快的冰”,这样造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