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第二届大学文化天大论坛24日在津举办
人民网天津10月26日电 10月24日,一场以“人文握手科学”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在津门大地碰撞思想的火花。天津大学隆重举行“全球化视野下大学文化研究——第二届天大论坛”。全球知名教育家济济一堂,研讨中国现代大学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实践,分享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共话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建设之路。
教育部原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冀生,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学专家许美德,天津大学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所长王杰等众多国内外教育学专家参会。
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现代大学始终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根本是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中国大学要实现文化与科学相生相促,实际落脚点要放在人才培养上,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天津大学珍惜这个汲取众长、集思广益的难得机会,将以文化传承与创新来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人文握手科学——中国现代大学文化的构成与趋势”和“立德树人养成家国情怀——加快构建高效思政工作体系”两大主题做学术报告,交流研讨。天津大学校长助理肖松山汇报了“立德树人养成家国情怀的天大思考”。王冀生指出:中国的现代大学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深厚的底蕴基础之上。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又是一种信仰。建设一流大学,高校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科学为根、文化为魂的哲学观,以致于人道、理性、和谐、创新。会上还举行了王冀生最新教育论著《我的教育探索人生》首发式。
天津大学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所长王杰教授做总结发言,凝聚“天大共识”:“文化握手科学”形成的中国现代大学文化代表了中华文化新的发展方向。当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时代的中国大学要成为文化创新的中心,大学文化要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灯塔性”的引领作用。大学要构建文化育人结构体系,与“大思政”格局下的育人体系相融合,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民网:http://tj.people.com.cn/n2/2020/1026/c375366-34373293.html
(编辑 焦德芳 陈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民网:第二届大学文化天大论坛24日在津举办
相关推荐
- 教育部:卓越计划显成效 打造未来新工科——“落实全教会 奋进迎华诞”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走进天津(一)
- 津云:留在龙舟队里的青春岁月
- 2019医学分子影像与探针天津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机智能交互与生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项目中期检查评审会召开
-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物流工程专业入选全国首批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
- 天津大学张维教授担任华人学者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年会新一届主席
- 光明日报:人民民主是我们始终坚守的重要法宝
- 天津新闻:绿色发展 给未来留空间蓄潜能——天津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转型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获批增列5个自主审核学位授权点
- 南开区政府推进天津大学基础教育工作现场办公会在天大召开
- 留学生代表成稳:携手世界各国青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校报特稿】抗击疫情 “天大人”与祖国同频共振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最年轻“馆员”上岗124岁老馆
- 每日新报:天大学生党员曹飞霏:青春飞扬 接棒前行
- 我校在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佳绩
- 津云:天津大学举办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
- 日本创价学会首次访问天津大学
- 人民日报海外版:“网红城市”如何才能“长红”?
- 天津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高中载及重载卡车能效关键技术中美联合研究”中期绩效评估会召开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