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落地一定要稳稳的!”——访火星探测“造星”团队蒋明镜教授
中新社天津7月23日电 (张道正 赵晖)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7月23日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参与火星探测着陆科研的天津大学教授蒋明镜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探测器升空的画面,由衷地祝福:“天问加油!落地一定要稳稳的。”
蒋明镜教授的“北洋能源与环境岩土团队”承担了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地面火星地表研制项目。“我们的主要任务可以形象地称为‘再造火星表面’,我们团队被很多网友形象地称为‘造星’团队。火星上的重力只有我们地球的1/3,模拟火星地表地貌形态等环境特征,对于未来探测器在火星重力环境下成功着陆具有重要意义。”蒋明镜介绍,他们的研发内容主要包括:模拟地表成像区域基础场地、工作区基础场、火星地表特征、模拟火壤着陆试验床、火星表面激光和微波特征等。
经过长达两年的艰苦钻研,蒋明镜教授带领团队在河北怀来“造星”成功:顺利建造了着陆器着陆点的典型火星地表;模拟了接近火星表面真实形态的火星地表地貌等视觉环境并满足试验器对可见光、雷达和激光的反射要求;为火星验证器携带的火星探测器设备提供类似火星的探测环境等一系列任务。并于2019年11月14日成功地进行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据悉,蒋明镜教授及其团队被项目主管单位授予“火星着陆综合试验场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着陆器悬停避障是中国火星工程研制进程的重要环节,随着试验火星探测器稳稳落下,标志着中国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圆满成功,这让我们倍感振奋。此后我们又做了模拟火星土壤承载特性、火星表面数字模拟等研究,此外我们团队也在做一些小行星探测研究。”蒋明镜介绍说。
“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7个月后火星见。天津大学的‘造星’团队要为中国人深空探测做出‘天大’的贡献!”蒋明镜教授说。(完)(责任编辑:房家梁)
中国新闻网: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sp/9246354.shtml
(编辑 焦德芳 于丹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新闻社:“落地一定要稳稳的!”——访火星探测“造星”团队蒋明镜教授
相关推荐
- 今晚报头版:天津大学教授齐俊桐 :让百姓享受更多智能产品
- 教育部:天津大学积极构建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迎接教育部现场评估考察
- 中国科学报:跑向化学能未来
- 中国网:教育部发力本科建设 打造“金专”“金课”
- 副校长张凤宝视察校园防汛工作
- 药学院张雁教授课题组破译第四条嘧啶降解通路关键酶
- 老年时报头版:机器人变身图书管理员 帮助“漂流”图书找到“家”
- 教师代表韩庆华:行而不辍 砥砺奋进
- 半岛网:天津大学研究生院(青岛)首届毕业生顺利毕业
- 中国科学报:百年恩泽化初心
- 致知100人 | 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院长张中祥:疫情加剧全球产业链区域化本地化,越南等国制造业正在加速追赶中国
- 津云:全国政协委员刘昌俊: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 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力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机械学院召开主题教育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金东寒参会
- 天津大学2021级新生卫津路校区开学典礼举行
- 科技日报:从“数论文”到多元指标 人才评价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 央广网:天津大学举办设计年展 工科生带你“走进未来”
- 北京日报:天津大学研制全柔性磁悬浮泵,开辟人工心脏“柔性”发展可能
- 天津大学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布局国际校区建设 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作为国际校区首个项目同步签约落地
- 天津日报:天津: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本领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