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让二氧化碳捕集材料“深呼吸”
本站讯(通讯员 陈铮杰)日前,天津大学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针对“膜分离法捕集二氧化碳”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发新型混合基质膜制备技术,该技术制备的膜材料具备优异的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相关成果已作为国际权威期刊《温室气体:科学与技术》封面文章发表。
“温室效应”是当今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排放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如何高效捕获并利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膜分离法”是一种新兴的二氧化捕集技术。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在膜材料帮助下分离二氧化碳气体的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操作简单的特点。如何让膜材料“深呼吸”,提高气体分离效率,是采用膜分离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瓶颈难点。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创新思路,打破了以水和乙醇作为聚醚嵌段聚酰胺膜材料制备溶剂的常规做法。他们反复实验,探究不同溶剂对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制备溶剂,生成的膜材料中碳纳米管分布更加均匀,“更透气”,有效提升了膜材料气体分离效能和速率。用这种新技术制备的混合基质膜,二氧化碳分离性能接近了目前此类膜材料的理论分离上限。
“新技术为膜分离法捕集二氧化碳提供了新思路” 据天津大学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成员李润表示,“我们希望这种技术能够为未来燃煤电厂和化工企业处理烟气提供有力支持,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编辑 焦德芳 陈铮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技术让二氧化碳捕集材料“深呼吸”
相关推荐
- 5月30日校报推介:五四百年座谈会师生发言摘要、访我校精仪及化工学院教师、“北洋大讲堂”16年回眸
- 我校在“中国好主播”——大学生电商直播就业创业大赛中取得佳绩
-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物流工程专业入选全国首批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
- 李家俊一行调研瓯江口安全应急产业
- 天津大学出版社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
- 人民网:“新工科”进中小学课堂 天大学子用思维启蒙助力乡村振兴
- 联合早报网:天津大学科学家找到超高能量存储“金钥匙”
- 天津日报:“青年艺术家培养计划”将启动
- 天津大学举办纪念张太雷同志诞辰123周年系列活动
- 天津大学与滨海新区签订框架协议 全面深化各领域战略合作
- 津云:智慧建筑节能又暖心 天大团队发布“一生之宅”
- 生活报:天津大学大一学生阿城卡点防控“72变”应付自如
- “北洋大学与天津”第五届恳谈会在天津大学圆满召开
- 天津大学天津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天津大学举办“喜迎建党百年,勇担青年使命”学生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领学活动暨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论坛
-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研究”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
- 新华社:天大迎新
- 人民日报:始终坚定制度自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中国科学报:给“后悔药”穿上更高效的“保护服”
- 人民日报海外版: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