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酒精擦一切? 解锁正确消毒方式你需要了解这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消毒成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环节,对很多人来说,每天拿酒精到处擦几遍才安心。几个月以来,和酒精的“朝夕相处”让我们对它多了不少了解,不少人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解锁酒精消毒的正确方式,但关于酒精消毒,还有很多“想当然”的做法。
多囤酒精以备不时之需?
家庭环境下极易挥发,使用时效果会大打折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酒精这类消毒产品成了紧俏商品,很多人唯恐买不到,因此在家囤了不少货。不过有人表示,在家里储存的酒精极易挥发,挥发后的酒精,浓度达不到杀灭病毒、细菌的标准,使用时效果会大打折扣。在家庭环境下储存的酒精真的容易挥发吗?酒精挥发后,对付细菌、病毒的“战斗力”会不会减弱?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医用消毒酒精一般都是由酒精(乙醇)和水构成,通常来说浓度在70%—75%(V/V)的酒精都具有杀灭病毒、细菌的能力,我们使用的医用消毒酒精浓度一般都是75%(V/V)。但是乙醇的沸点是78摄氏度,比水低,在同样的温度下,乙醇比水更容易挥发。”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郭红宇介绍,消毒酒精中的乙醇挥发后,酒精的浓度就会降低,当酒精浓度低于70%(V/V)时,其消毒能力通常就会降低。
那么,为什么在家庭环境中存储的酒精这么容易挥发呢?
郭红宇解释,影响酒精挥发速度的主要因素就是温度和容器的密闭性。温度越高,酒精挥发速度越快。这是因为液体都有蒸汽压,也就是说在某个温度下,液体中的一些分子,会跑到空气中,变成气体分子。温度越高,液体中的分子,跑到气体中的数量就会越快、越多。相比于专业的存储环境,家庭环境下影响储存温度的因素更多,因此其挥发的可能性也更大。此外,家庭存放酒精的普通瓶子,瓶盖很难达到密闭要求,只要打开包装或者放置时间久了,酒精都会蒸发损失一些。
郭红宇建议,为了延缓酒精的挥发速度,可以将酒精存放在温度更低的环境中,比如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同时可以选择使用瓶盖带有橡胶材料的容器来存放酒精,这样也能减少酒精的挥发。
擦拭手机、电脑会腐蚀屏幕?
100%的乙醇也难以溶解高分子聚合物
手机作为日常不离手的随身装备,更需要每天消毒,但在给手机消毒的同时,不少人却犹豫了,我们似乎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用酒精擦拭电脑和手机时,酒精会腐蚀屏幕,真的是这样吗?
对此,郭红宇表示:“日常使用酒精擦拭手机、电脑,是不会腐蚀屏幕的。其实准确地说,酒精不具有腐蚀性,而是具有溶解性,通常酸碱溶液与金属化合物发生反应才称之为腐蚀。而有机物如乙醇、汽油等,把物质表面变得有点黏性或变软,这种现象应该被称作溶解。”
“我们不用担心手机或电脑屏幕被酒精溶解,作为溶剂,汽油的溶解性都比酒精强。”郭红宇解释,手机或电脑屏幕,一般都有一层玻璃基质,最外层也都有一层保护膜,这些膜通常是高分子聚合物。有PP(聚丙烯)膜、PVC(聚氯乙烯)膜、PET(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物)膜,有机化学里有个理论,就是相似相溶,高分子聚合物这些分子量比较大的材质,只有用分子量较大的有机溶剂(比如芳烃、酯、醚)或分子量小但溶解性强的氯仿、四氯化碳、乙酸乙酯、香蕉水等才可能溶解。乙醇的分子结构只有两个碳和一个羟基,对这些高分子聚合物来说溶解性较差。在一般温度下,即使纯度为100%的乙醇也很难溶解它们,何况消毒酒精是75%的水溶液,溶解性会更差。
手部消毒后直接拿食品入口?
医用酒精含不宜食用成分,消毒后最好晾一晾
有时候,在外就餐没有洗手条件,很多人就选择免洗洗手液为手部消毒杀菌。疫情期间,免洗洗手液更是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出门在外,用免洗洗手液消毒完,有人就迫不及待大快朵颐。但同时,也有人质疑,我们用完洗手液之后,能马上接触食物吗?更有人建议,使用免洗洗手液后,最好在20分钟后接触食物。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郭红宇分析,免洗洗手液的主要功能首先是去污,然后才是消毒。污物可以简单地分成两种:水溶性和油溶性。一般用水洗手去污时,水溶性污垢会溶解在水中被带走,油溶性的污垢会和表面活性剂结合后,再和水形成乳液被水带走。干洗正好相反,油溶性污垢会直接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被带走,水溶性污垢会和表面活性剂结合后形成乳液被溶剂带走,因为没有水,所以被称为“干洗”。免洗洗手液的基本原理和干洗一样,就是清洁成分+挥发性溶剂,一般采用75%酒精作为主要的溶剂和消毒成分,表面活性剂作为去污成分。
“国内比较常用的免洗洗手液大多数除了含有乙醇外,也含有少量的异丙醇、甘油及表面活性剂,加入这些成分,都是对医用酒精进行改性,兼顾去污、消毒和保护手部皮肤的功能。但也有文献报道,有些产品甚至还会含有少量的甲醇和游离甲醛。”郭红宇介绍。
“改性后的医用酒精,含有不宜食用的成分。比如甲醇、甘油、表面活性剂等,食用会对人体有害。但甲醇的沸点非常低,只有64摄氏度,比乙醇还低,很快就会挥发。”因此,郭红宇提醒,用完免洗洗手液后,最好不要马上就拿食品直接入口吃,最好是等一段时间,让一些不易入口的成分挥发后,再去拿食物。
延伸阅读
用酒精消毒,浓度并非越高越好
“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它之所以能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细胞的蛋白质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郭红宇介绍。
从原理上说,酒精浓度越高,细菌蛋白凝固得越快越好。但是为什么我们通常使用浓度为75%(V/V)的酒精消毒呢?“如果酒精浓度太高,会使病毒蛋白脱水过于迅速,使其表面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一层坚固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细菌细胞的内部,以致影响其消毒能力。”郭红宇解释。
“这就像煎鸡蛋一样,如果油温过高,外边的蛋清蛋白瞬间就凝固了,但是蛋黄还没凝固。酒精消毒也是这个道理。”郭红宇介绍,75%(V/V)的酒精与细胞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凝固前不断地向其内部渗入,使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酒精浓度低于30%时,杀菌能力就会变得很小,一般认为乙醇杀菌的最有效浓度为65%—75%。
“只有火候刚刚好,才能把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全煎熟。”郭红宇说。
科技日报:https://mp.weixin.qq.com/s/V9LjzsscyLPHGR2BZaen0g
(编辑 张华 倪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科技日报:酒精擦一切? 解锁正确消毒方式你需要了解这些
相关推荐
-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分项目评审结果公布 我校获批343项
- 光明日报:杨绍琼:“海燕”劈波斩浪,带你探知海洋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天津大学校友团来湘角逐创新创业大赛
- 津云:人文握手科学 第二届大学文化天大论坛举办
- 中国青年网:大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超四成大学生对专业满意度一般
- 津云:天大生物信息中心在新冠病毒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今晚报:开办红色夏令营 培养“小小讲解员”
- 光明日报头版:余国琮院士年近期颐仍奋斗不止——致力科学强国 树立科研自信
- 读了书记校长的信,天大人这样说、这样做!
- 人民网:中外200名专家齐聚世界大学校长论坛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 人民日报:智力扶贫结出“天大”硕果 400名村医今日出师
- 天津大学组织师生收听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
- 天津新闻:稳字当头 天津经济基本盘稳如磐石
- 听“大家”之声,探神奇地球 地科院举办“走进地球科学”系列讲座
- 天大学子首次作为中国代表参加第二十一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青年论坛
- 天津大学成功举办"Global TJU”系列活动开幕式
- 光明网:天津大学举办首届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展示活动
- 中宏网 | 碳中和:中美大国责任与新未来 ——中宏论坛第十四场在线研讨今天召开
- 天津大学召开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申报推动会
- 天津日报:天大团队研发新技术 光动力疗法助牙美白除菌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