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张立迁:高校莫忘自我增压
《中国教育报》 (2020年5月28日 02版)
近日,针对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入大学万事轻松”的消极观念,浑浑噩噩过日子、混文凭的不良现象,在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建议出台激励高校教师参与金课建设的指导性政策、高校自身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为大学生增压。
为大学生增压,让他们忙起来、充实起来,是一种非常好的育人状态和政策考虑。那么,如何有效推进落实?言而总之,应做好两方面事情。一是要从有效调动大学生自身的内在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入手,真正激发其内生动力为重点;二是要从营造人才培养综合环境切入,切实提升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为旨归。最终,通过两方面协同发力、同向同行,达到一流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成效和政策愿景目标。
就如何给大学生增压,从目前总体情况进行判断,已更多传递到了大学生身上。当初提出“为大学生增压”之缘起,便是要针对部分大学生存在“只要上了大学就肯定能毕业”的盲目心态,缺少大学生应有的激情活力,对个人学业规划和人生理想少有考虑。可喜的是,当下一部分大学生已更加关注自身的内在需求和全面发展,显现出明显向好的变化。
高校应抓住良好势头,努力打造有利于培养本科人才的一流生态。其一,精心打造一批优质课程,有效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当下,高校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蔚然成风,合理提高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成为一项重大共识。其二,全力增进教师主人翁意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高校应积极创设激发教师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热情,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业绩在校内绩效分配、职称职务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把本科教学质量作为各类分配、评聘、考核的主要依据,引导广大教师主动、真心担当人才培养的主体、立德树人的主角。其三,建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线教学、翻转课堂等将成为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须大力推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从“知识传递、技能提升的知识主义教育价值取向”转向“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为价值取向”,不断为大学生创造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作者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教师)
中国教育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05/28/content_580460.htm?div=-1
(编辑 焦徳芳 郭水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教育报:张立迁:高校莫忘自我增压
相关推荐
- 人民网:人社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首周上线 岗位数超过800万
- 中国文化报:张家口成了“国际张”
- 2金3银!天大在第六届“互联网+”大赛中取得我市历史最佳成绩
- 中国经济时报:天津:一封信温暖一座城 致敬抗疫中的你
- 天津大学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启动交流会顺利召开
- 【2019毕业季】为梦想而奋斗——校长金东寒在2019届研究生夏季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新华社:天津大学:一张二维码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护身符”
- 金东寒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组织生活
- 天大-天医“新医科试验班”(瑞恒书院)2021年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 健康报:脑电波操作机械臂写科技“福”
- 中新社:天津大学举办海棠季游园活动 多彩文化活动展现青春风采
- 医学部“智能医学工程虚拟教研室”入选天津市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
- 天大师生在革命老区播撒“红色种子”
- 天津大学“设计云展”开幕,“科技画家”预言未来生活
- 天津日报:“90后”第一书记深扎脱贫一线
- 今晚报:天大成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中心 学习奋斗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 生活报:天津大学大一学生阿城卡点防控“72变”应付自如
- 中新社:天津高校学子感受中国传统生活美学
- 人民日报:天大新建19个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
- 天津广播:李鸿忠到天津大学调研检查并与同学们深入交流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