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先生获聘“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
本站讯 近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正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受聘担任首批推广大使。与他同时获聘的还有袁隆平、申纪兰、冯巩、海霞、李子柒等5人。
农业农村部表示,为进一步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提升节日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推进成风化俗,引导带动城乡同庆丰收、共迎小康,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决定从相关领域聘请一批杰出代表,参与丰收节民俗、文化、科技、旅游等公益宣传活动,承担在各自领域的公益推广义务。“推广大使”需具有积极向上的公众形象,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据了解,“推广大使”采取分批聘任的方式,分为“国家推广大使”“民俗推广大使”“社会推广大使”“乡村推广大使”“媒体推广大使”“网络推广大使”等不同类别,由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颁发聘书。
在天津杨柳青年画艺人王学勤的年画作坊里
到村落中进行田野普查
在浙东乡村见到从未见过的福字砖,感觉胜似金砖
在湘中花瑶的村寨里给保护参天古树的老村长敬烟
在河南的文化普查中发现一个古老的画乡——滑县。入村这天正赶上冷雨浇头,吃了苦头,但还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进去了。
近三十年来,冯骥才先生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56个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了盘清家底式的普查,目前已有1372项遗产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四大农耕文明传统节日在他的政协提案推动下进入国家法定假期。他还发起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在他的呼吁下,国务院确立了七部委联合进行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已有6819个村落进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作为天津大学的教授,冯骥才先生还通过教育为民间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培养了大批有生力量。
(编辑 张华 孟文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冯骥才先生获聘“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
相关推荐
- 天津日报:迎新生 来自天津高校的“第一份关爱”
- 7月5日校报推介:天津大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天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 今晚报:王正廷杯综合运动会开幕 超4500名天大师生走上竞技场
- 中国发展网:构筑“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四梁八柱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天津大学推出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
- 中国青年报:恢复高考:拉开伟大历史转折的序幕
- 老树发新芽,老学科也能做出新成果——天大研发大排量汽油发动机有了创新性成果
- 金东寒一行实地考察深圳学院建设情况
- 天津大学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 天津日报:《天大先生谈治学》出版
- 党委书记李家俊、党委副书记雷鸣一行看望冯骥才先生
- “中国-东盟智慧海洋国际学生创新课程培训项目”汇报总结会暨结业仪式在津举行
- 会聊天的定心丸:天津大学开发疫情辟谣助手
- 人民日报:弘扬科学家精神《天大先生谈治学》出版发布
- 每日新报:天大牵头组建 应用数学中心
- 中国教育报头版:单个计划变成系列计划的组合 “单兵作战”转向“集体发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
- 津南新闻:海棠街全力做好海教园高校核酸检测及疫情防控工作
- 中国青年报:天大研究生团队开发“天目”,一秒开出云处方
-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两场硬仗 天津大学召开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复学动员部署会
- 今晚报头版:本市积极支持五所高校建设“双一流” 推动重大建设项目关键技术突破转化在津落地
- 福州日报头版:产业更高端 城市更宜居 生活更美好 ——我市积极营造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