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研究生学位授予增加两次 不因疫情影响学生正常申请学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天津4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 通讯员 刘晓艳)经过约两个小时的在线答辩,近日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5级博士生杨艳鹏在江苏宜兴市家中通过腾讯会议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成为天津大学首位采用线上方式答辩的博士研究生。
这场线上答辩的另一端是由六位教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宋保维教授,清华大学阎绍泽教授,北京大学刘才山教授以及天津大学王树新教授、何柏岩教授分别在哈尔滨、西安、北京等地参加线上答辩会。与此同时,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何芳、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天友、副院长孙涛作为校院两级督导人员参加了答辩会。答辩还吸引了机械学院相关领域50余名师生旁听。
尽管是线上答辩,但程序与线下答辩相同。杨艳鹏首先介绍了其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对论文创新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并逐一回答了答辩委员会委员提出的问题。随后无关人员退出腾讯会议,答辩委员会在线讨论形成了答辩决议,并通过问卷星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最终,答辩委员会全票通过杨艳鹏的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其工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严谨规范,秩序井然。
天津大学在疫情期间本着“开学延期,答辩不延期”的原则,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制定了完善的线上答辩方案,并实行校院两级答辩督导制度,以有效保障线上答辩质量。“此次答辩会或将开启天津大学答辩模式的变革。”在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郑刚看来,这将为天津大学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特别是学位论文答辩的国际化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遇,推动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国内双轨评价以及将高水平人才纳入国际一流标尺下进行评价。而与传统线下答辩相比,博士生学位论文在线答辩将成为国内外同行深入研讨和交流的新平台,对促进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意义非凡。
据悉,本学期天津大学将有3000余名研究生进行毕业答辩,受疫情影响研究生均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线上方式进行答辩。与此同时,本着“不因疫情影响学生正常申请学位”的原则,在保障学位授予质量的前提下,天津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原定于6月的学位授予工作安排维持不变,7月、8月各增加1次学位授予工作。
中国青年报:https://shareapp.cyol.com/cmsfile/News/202004/26/share372051.html?t=1587905933
(编辑 焦德芳 陈奋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青年报:研究生学位授予增加两次 不因疫情影响学生正常申请学位
相关推荐
- 光明日报:在一方天地中酝酿“书房美学”——评冯骥才散文随笔集《书房一世界》
- 求是学部“蒲公英”实践队走访名企校友
- 颜晓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
-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天津大学地科院陈玖斌教授应邀担任《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期刊副主编
- 天津日报:生命至上 众志成城!天津抗击本土奥密克戎疫情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 中国文明网:天津大学教授魏建国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 聚焦两会 天大两会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 第五届亚太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端论坛在津召开
- 中国青年报:天大学子搭建党史场景 感悟党的开创精神
- 我校成功举办“面向未来力学发展论坛”
- 金东寒出席2020年CIMAC春季董事会会议
- 天津大学入选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 天津大学召开2019年度优秀学生、先进集体表彰大会
- 管理与经济学部组织专家团队赴宕昌调研
- 中国科技网:在嫦娥月球“挖土”之前,他们造了11年的土
- 中国新闻社:张太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 光明日报:在城市更新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 我校召开2021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天津大学考点考务协调会
- 中国经济时报:线上线下融合 天津探索高校扶贫新局面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