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药无涯论坛”第204讲:兰州大学戴建业教授学术报告会
报告题目:基于多种组学技术的中药黄芩活性成分药效机制的深度挖掘
报告时间:2019年10月11日(周五) 14:00-16:00
报告地点:南校区.第四教学楼109室
报 告 人:戴建业 教授
主办单位:医疗器械学院
辽宁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
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报告人简介(中文):
戴建业,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而后于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基于丰富的学习及科研背景,系统地进行了疾病机制、药效评价以及药效物质基础等方面的研究,深化了现有“疾病-药物”研究深度,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成果。迄今为止,戴建业教授以第一作者及合作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PNA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3篇,申请专利3项,另参与编纂专著2部。于2018年7月起作为引进人才在兰州大学药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草药》杂志青年编委。
报告内容简介(中文):
与现代医学相比,传统中医药在慢性疾病尤其是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例如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芩具有很好的抗脂、抗炎以及抗癌等活性。虽然中医药的确切疗效越来越被国际社会认同,但在分子层面对其药效机制的创新研究却相对薄弱。戴建业教授在本次报告中将利用以定量化学、蛋白质组学为核心的多种组学技术揭示传统中药黄芩中的活性分子:黄芩苷、黄芩素在治疗脂肪肝、肝癌等方面的分子机制。首先通过对黄芩苷等分子进行化学衍生化,从而获得了与天然成分具有相似生物活性并且具有光交联基团的分子探针,并利用定量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其在细胞内的直接药效靶点。通过进一步靶点筛选及验证,揭示对其药效至关重要的蛋白靶点。然后通过定量小分子质谱建立酶活检测体系,进一步揭示黄芩苷及黄芩素对其靶标的作用机制。最后利用质谱辅助的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黄芩苷、黄芩素与各自靶点的复合物模型以及结合口袋中的关键氨基酸。本研究为深入研究中药药效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助力中医药走向科学的进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沈药无涯论坛”第204讲:兰州大学戴建业教授学术报告会
相关推荐
-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贯彻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
- “沈药无涯论坛”第202讲:香港中文大学邵鹏柱教授学术报告会
- 我校六位教授获评省级本科教学名师
- 我校特邀吉林大学滕利荣教授作新时代实验教学专题报告
- 学校召开审核评估工作小组会议
- 北京校友会组织开展“赴母校,谈合作”活动
- “荣药九秩,红色传承守初心;百年筑梦,药师担当护健康”——记2021临床药学发展高峰论坛
- 除夕校领导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职工
- 我校召开药学专业迎接全国药学类专业认证现场考察动员及培训会
- 我校召开“沈药精神”专家研讨会
- 我校沈阳市政协委员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沈阳市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聚焦药学服务,助力健康中国 “医”路有你,药途同行
- 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与工会共同组织全院教师观影历史战争片《长津湖》
- 我校召开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
- 2021年中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暨中欧药物化学研讨会在沈阳隆重开幕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研讨规范SCI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
- 我校教师参加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 “沈药无涯论坛”第246讲: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赵宗保研究员学术报告会
- 沈阳药科大学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
- 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辽宁赛区)现场评审会在我校举行
新闻公告
- 校党委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工作研讨部署会 02-25
- 校领导除夕慰问留校学生和在岗工作人员 02-01
- 我校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召开 01-15
- 我校在降尿酸药物开发领域取得新进展 01-11
- 我校在抗血栓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1-11
- 我校在胶质瘤治疗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1-10
- 学校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01-08
高考招生
- 沈阳药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