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沈阳药科大学-上海医药集团药学名人系列论坛 (三)(四)”
9月28日、29日,由沈阳药科大学、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药学名人系列论坛(三)(四)先后在南校区图书馆107会议室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组长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华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张礼和作为嘉宾应邀出席论坛,450余名教师和学生参加论坛。论坛由校长程卯生主持。
陈凯先作了题为《迈好学术生涯的第一步—谈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报告。他围绕当前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科学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在中国的传播、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科研伦理、科研规范以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他强调,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高校浓厚学术研究氛围、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他指出,当今科学事业的发展不仅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蒋华良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后AlphaFold2时代的药物设计》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后AlphaFold2时代的药物研发背景与现状,并提出虽然AlphaFold2没有解决蛋白质科学的所有问题,但是是药物研发的机遇。他表示,靶标枯竭是全世界新药研发共同面临的问题,新药创制在各国之间竞争激烈,而人工智能可以加速新药研发的多个环节。他指出,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是精准药物研发的机遇,通过AI技术可以快速、低成本获得新型药物的治疗方法。只有对有价值的临床数据进行持续的积累,进一步完善AI模型,人工智能技术才能为药物研发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张礼和作了题为《加强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是高校的任务》的报告。他首先以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历史、创新药物的研发为背景,介绍了我国医药工业是如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随后,他以磺胺类、青霉素等药物的发现为例回顾药物的发展史,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源头创新对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学科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基础研究应更关注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方法的验证,我们应该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新药研究的影响。加强药物化学的基础研究、促进新药发现的源头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任务,知识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科学工作者要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为我国各领域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贡献。
【陈凯先院士简介】
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组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创新药物研究。长期致力于药物构效关系和生物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结构预测的研究,并与其研究团队一起提出和改进了多种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分子疏水作用力场和药物构像研究的方法、药效基团搜寻方法、利用计算机构建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分子库和模拟筛选的方法等,并应用于多种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和理论研究。他积极开展基于药物与受体三维结构的药物设计研究,其中一些药物设计研究工作得到验证,发现了多种有望发展成新药的化合物。他还积极参加国家和地方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规划的制定,对我国药物研究创新体系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蒋华良院士简介】
蒋华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药学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通过生物学、化学和计算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开展原创药物研究新策略与新方法、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优化、药物靶标调控机制等研究。发展了一系列靶标发现和药物设计新方法,被国际同行高度重视和应用,推动我国该领域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前沿。发展了能预测化合物药效的理论计算方法,解决了药物设计领域的重大难题。针对多种重要靶标发现了数十个新结构类型的先导化合物。迄今在国际学刊上发表了通讯作者论文200余篇、综述10篇;合编专著16本,译著2本;被他引6000余次。申请专利115项,已授权35项,实现成果转让3项(合同金额达1.8亿)。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张礼和院士简介】
张礼和,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在核酸化学及抗肿瘤抗病毒药物领域做了长期和开创性的研究。系统研究了细胞内的信使分子cAMP和cADPR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开展了细胞内钙释放机制的化学生物学研究。研究了人工修饰的寡核苷酸的合成、性质和对核酸的识别,提出了酶性核酸断裂RNA的新机理,发现异核苷掺入的寡核苷酸能与正常DNA或RNA序列识别同时对各种酶有很好的稳定性,寡聚异鸟嘌呤核苷酸有与正常核酸类似形成平行的四链结构的性质,发现信号肽与反义寡核苷酸缀合后可以引导反义寡核苷酸进入细胞并保持反义寡核苷酸的切断靶mRNA的活性,研究了异核苷掺入siRNA双链中去对基因沉默的影响,为发展核酸药物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成功举办“沈阳药科大学-上海医药集团药学名人系列论坛 (三)(四)”
相关推荐
- “沈药无涯论坛”第259讲暨“百草论坛第13讲”:矫筱蔓学术报告会
- 我校与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战略合作全面开启
- 沈阳药科大学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
- 王淑君教授研究团队在淋巴成像诊断领域取得新进展
- 学校召开二级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
- “沈药无涯论坛”之教师学术沙龙第8期: “守科研初心 担兴药使命”科研分享(一)
- “沈药无涯论坛”第199讲:优时比英国公司初书宇学者学术报告会
- “沈药无涯论坛”第229讲: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授黄园学术报告会
- 医疗器械学院党委举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频共振谋求发展”专题讲座
- 沈阳药科大学召开2020届毕业生离校工作联席会
- 我校举行汇诚瑞祥奖教金捐赠仪式
- 学校举办“雨课堂”教学专题培训会
- 沈阳药科大学召开2019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
- 中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辽宁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会
- 我校在抗血栓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 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 我校成功举办辽宁省生物技术与生命健康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 制药工程学院党委召开政治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 沈阳药科大学党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 文体学院党总支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 荣药九秩”学党史忆校史主题党日活动
新闻公告
- 校党委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工作研讨部署会 02-25
- 校领导除夕慰问留校学生和在岗工作人员 02-01
- 我校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召开 01-15
- 我校在降尿酸药物开发领域取得新进展 01-11
- 我校在抗血栓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1-11
- 我校在胶质瘤治疗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1-10
- 学校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01-08
高考招生
- 沈阳药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