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药无涯论坛”第241讲:华东师范大学陈启晴研究员学术报告会
报告题目:微塑料上的有机污染特征和潜在毒性效应
报告时间:2021年5月19日(周三)10:15-11:30
报告地点:线上腾讯会议号103 235 355/线下南校区 第四教学楼204
报 告 人:陈启晴 研究员
主办单位:制药工程学院
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
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报告人简介(中文):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资助;已发表ES&T、EI、JHM等SCI论文30余篇。目前的科研工作主要关注水环境中微塑料、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污染的环境效应研究。报告人证实了微纳塑料可以改变共存污染物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毒性效应;分析并评估了不同类型和粒径的海洋微塑料上持久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证明了微塑料具有将这些污染物迁移至海洋生物体内并发生生物富集的能力;并且通过靶标与非靶标分析甄别了野外环境中微塑料上的主要有机污染特征,建立了微塑料“载体”作用的潜在风险的评估方法,为我国塑料垃圾分类处置与管控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报告内容简介(中文):
微塑料(microplastic, MP)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受到全球关注,是多学科交叉的国际前沿热点。从大型塑料碎片形成微塑料的过程较快,而从微塑料的降解至更小颗粒直至矿化的过程极其缓慢,微塑料的预测生命周期为几百到几千年,因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问题。由于微塑料密度较小,且易随水流而改变分布,因而微塑料的污染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生态毒性效应,本报告将就此展开详细介绍。
此外,微塑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疏水性能,已被证实可以富集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由于塑料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要,往往含有增塑剂、防火剂、抗菌剂、染料等化学组分,而这些添加剂会在塑料降解的过程中释放出来,并随着微塑料的流动而迁移;同时,在天然水体中,微塑料的表面极易被生物膜覆盖,是昆虫产卵、菌藻定植的良好栖居之所。因此,微塑料的多重载体作用已经成为其生态毒理效应研究的一大重要议题。本报告还将重点介绍水环境中微塑料上的生物和化学负载特征,介绍微塑料“载体”作用的潜在风险评估与预测方法等。
报告人照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沈药无涯论坛”第241讲:华东师范大学陈启晴研究员学术报告会
相关推荐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总经理甄茁一行来我校走访调研
- 校领导带队赴杭州走访多家企业
- 制药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邀请邱珊副教授和陈启晴研究员两位老师作学术报告
- 药学院党委开展基层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
- 沈河区委书记谷军营来校调研
- 学校召开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刘永宏研究员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 “沈药无涯论坛”第216讲:西湖大学张骊駻研究员学术报告会
- 副校长宫平带队调研无涯创新学院科研工作
- 我校举办“请党放心,强国有我”2021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主题云升旗仪式
- 工商管理学院举办2020年上半年二级党校开班仪式暨党课培训
- 校党委书记徐凤翔走进课堂为本科生讲授思政课
- 我校沈阳市政协委员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沈阳市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我校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平稳顺利结束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左敏一行访问我校
- 沈阳药科大学与蓝谷药业举行合作研发视频签约仪式
-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党委书记杨奇志在学院二级党校开班仪式上讲党课
- 我校入选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
- 学校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
- “沈药无涯论坛”249期:辽宁省食品检验检测院生化药物研究室主任董英杰学术报告会
新闻公告
- 校党委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工作研讨部署会 02-25
- 校领导除夕慰问留校学生和在岗工作人员 02-01
- 我校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召开 01-15
- 我校在降尿酸药物开发领域取得新进展 01-11
- 我校在抗血栓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1-11
- 我校在胶质瘤治疗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1-10
- 学校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01-08
高考招生
- 沈阳药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