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八十六】外媒报道:专家建议心理危机应急干预成为抗疫重要环节
2020年02月10日 20:3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重庆2月10日电(王龙博)“如果能及时开展一些心理干预,就能减少此后产生更严重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应用与研究中心主任史慧颖日前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心理应急干预应该成为当下抗击疫情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指定的心理危机应急干预指导原则中,明确将心理可能受影响人群划分为四个级别:其中第一级人群为确诊的患者以及一线的工作人员等,第二级人群主要包括疑似患者、发热病人等,第三级人群为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家属,第四级人群为普通市民。
史慧颖表示,从目前观察来看,当前市民最大的心理问题来自于对疫情的恐慌,长期居家不出产生的焦虑,以及部分人群会出现自责等心理。“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这叫做正常人在非正常情况下的正常反应。突发的疫情影响面广,对人的心理冲击特别大,因此产生了焦虑、心慌、害怕、内疚、发怒等属于应激反应的情绪。”
史慧颖表示,认知正常化应该成为当前心理干预的重要内容。要让心理受影响的人群慢慢卸下心理负担,意识到自身出现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同时鼓励人们向周围人表达自身的紧张,通过倾诉寻求在心理上的社会支持。此外,也应鼓励人们通过网络等途径学习、练习一些放松的小技巧。
“对于不同人群,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案。” 史慧颖表示,对于在一线工作的助人者,在帮助他们正常化看待所面对事务的同时,社会各界还应积极给予人文关怀。对于包括患者和普通市民在内的被助者,在帮助他们接纳自己当下的一些情绪反应之后,鼓励他们自己疏导自己的情绪,积极科学的对待疫情,配合国家的一些防控措施。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各级的心理救助热线,社会各界应该鼓励心理受影响人群通过拨打热线接受专业心理干预,来实现心理调节。” 史慧颖表示,良好的心理状态短期内有利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长期来看也有助于社会治理的稳定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八十六】外媒报道:专家建议心理危机应急干预成为抗疫重要环节
相关推荐
- 学校党委召开第五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
- 学校在全国高等学校果树嫁接与修剪技能竞赛中获得佳绩
- 全国综合性大学农科人才培养联盟成立,学校当选副理事长单位
- 【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报道之十八:学校举办“老有所为”表彰大会 树立离退休教职工模范典型
- 学校陈玉成教授团队主持制订的一项重庆市地方标准颁布实施
- 西南大学第六届含弘青年学者论坛隆重开幕
- 【守初心担使命系列报道之十一】学校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报告会
- 学校举行“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进校园”系列活动
- 学校召开2021年体育运动委员会工作会
- 校长张卫国率队调研指导心理学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
- 【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报道之四十三】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卫国深入科学技术处党支部参加主题党日活动
- 心理学部研究团队揭示人类情绪偏向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
- 学校召开9月校园安全例会
- 【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七十一】学校赴丰都县三建乡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活动
- 学校举办新农科实习暨劳动教育实践出征仪式
- 【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报道之五十】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党委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 学校对口帮扶的石柱县和丰都县三建乡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二百四十七】中国农业银行疫情防控物资捐赠仪式在学校举行
- “爱心扬帆”:学校老师叶晓娅公益团队持续资助贫困学生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二百六十五】学校伊朗研究中心外籍专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防护手册》波斯语译本出版发行
新闻公告
- 学校举办2021年首期“含弘青年新发展”沙龙 05-04
高考招生
- 西南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节选) 08-05
- 西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