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水稻生物学团队在小穗发育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学校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业科学研究院何光华教授领衔的水稻生物学团队在顶级植物学期刊《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 在线发表了题为 “NONSTOP GLUMES 1 Encodes a C2H2 Zinc Finger Protein that Regulates Spikelet Development in Rice”的原创性研究长文,深度解析了水稻NSG1基因参与小穗器官特征发育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构建水稻花/穗发育基因调控网络、推动“三花小穗”的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
小穗是禾本科植物花序特有的结构,也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常水稻的一个小穗内小花数目恒定——只包含一个可育小花 (由外稃、内稃,浆片、雄蕊和雌蕊组成)。1937年提出的 “三花小穗”假说认为原始的水稻小穗可能由三个小花构成。该团队曾经在2017年深度解析了LF1基因诱导侧生小花发生的分子机制,鉴定了一个功能获得性突变体lf1,发现两个护颖腋下起始了新的花器官(内稃、浆片、雄蕊和雌蕊),为“三花小穗”假说提供了直接证据 (PNAS,2017)。
此外,该团队在本研究中分离鉴定了三个隐性等位突变体nsg1-1,nsg1-2和nsg1-3,其小穗除雌蕊发育正常外,所有的侧生器官 (特别是两个护颖) 出现不同程度的外稃化。通过遗传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团队深度揭示了NSG1基因编码的C2H2锌指结构转录因子可以通过与水稻TPR类转录共抑制子结合,进一步募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去直接抑制LHS1/OsMADS1(一个水稻外稃及内稃主体特征发育基因) 在护颖等侧生器官中的异位表达,从而维持这些器官的正常发育。该研究一方面阐明了水稻小穗中护颖等颖片类侧生器官区别于外稃发育的分子机制,另一方面也为“三花小穗”分子设计育种途径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博士生庄慧为本文第一作者,硕士生王红蕾、讲师张婷为共同第一作者,李云峰副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何光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农业部公益性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重庆市项目、中央高校业务费等项目的资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学校水稻生物学团队在小穗发育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相关推荐
- 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李卓彬来校调研
- 2020年重庆高校科技成果发布会暨对接会召开,学校发布32项代表性科技成果
- 学校学生走进社区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守初心担使命系列报道之四十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华指导数统院本科支部组织生活会
- 第十五个民族节系列庆祝活动尽展民族文化风情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一百七十一】心理学部开启“用心”的云课堂
- 学校召开新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
- 学校国际学生受邀参加“留学生看北碚”活动暨文创产业座谈会
-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数再获佳绩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寄语精神
- 学校开展实验室安全抽查工作
- 李旭锋书记、张卫国校长联袂献上学子返校复课后第一堂思政大课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一百五十五】社会科学处立足本职勇担当 线上线下齐抗疫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三】学校发布延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的通知
- 【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报道之四十一】园艺园林学院党委开展“学党史悟初心,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
- 学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会”举办第十五期读书活动
- 学校研究生骨干赴遵义感悟革命先辈精神
- 学校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会
- 【守初心担使命系列报道之十二】学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分片集中学习
- 重庆市十位最美科技工作者出炉 学校两位教授荣获表彰
新闻公告
- 学校举办2021年首期“含弘青年新发展”沙龙 05-04
高考招生
- 西南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节选) 08-05
- 西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