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何荣幸教授课题组在电催化材料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何荣幸教授课题组在催化领域国际知名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应用催化B:环境》,影响因子:14.229)上发表题为“Regulating Electron Density of NiFe-P nanosheets Electrocatalysts by a trifle of Ru for High-efficient Overall Water Splitting”(采用微量钌调节NiFe-P纳米片电催化剂电子密度的策略实现高效全水解)的文章。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西南大学为该成果的第一通讯单位,何荣幸教授为通讯作者,何荣幸教授指导的2017级硕士研究生渠美娇为第一作者。
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氢气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无毒无污染的新型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电解水制氢纯度高、成本低,成为更有潜力的制氢方法,但在电解水过程中存在极大的过电位。因此,人们需要设计并合成价格低廉、高催化活性且稳定性好的阴极和阳极催化剂来尽可能降低电解水的过电位。同时,用同一电催化剂在电解槽中作为阴、阳两极,更有利于降低催化体系污染,简化系统,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业应用。
过渡金属磷化物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和较好的催化性质成为一类非常有潜力的电解水催化剂。但是它固有的一些缺点限制了该类催化剂的进一步应用。例如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不够丰富,每个活性位的活性有限。而钌作为一种d轨道电子丰富的铂族元素,价格仅为铂的4%。因此,该工作将微量的钌掺杂到偏磷酸镍铁中用以调控其表面电子密度,电化学测试表明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该材料的催化性能。DFT计算表明,偏磷酸镍铁表面磷为吸附氢的位点,而钌掺杂后,钌位点具有更小的|?GH*|,不仅降低了原磷位的|?GH*|,同时还极大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从而使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这种通过微量钌掺杂调控电子密度的策略可以为将来设计新的高效催化剂提供指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化学化工学院何荣幸教授课题组在电催化材料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
相关推荐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九十四】外媒报道:风雨同舟 夫妻档作词作曲向逆行者致敬
- 学校举行“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系列思政大课启动暨集体备课会
- 【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报道之十】西塔学院开展“学党史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二十四】荣昌校区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二百九十四】党委副书记安春元、副校长王进军调研指导学生返校后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 学校召开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 总结统一战线2019年工作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二百五十六】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积极应对 推动疫情下的就业工作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一百四十】澳大利亚教育管理集团向学校捐赠资金和防控物资
- 学校召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交流会
- 学校2020年度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全员培训正式启动
- 学校参加对口支援西昌民族幼专工作推进会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一百三十二】学校录制疫情防控心理健康微讲座 今起在“学习强国”平台陆续发布
- 【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三十四】学校召开定点扶贫工作2020年第三次调度会
- 【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六十八】教师党员走进石柱中益,助力脱贫攻坚
- 学校举行2020级本科生分散军训“大比武”
- 学校召开2020届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推进会
- 【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报道之五十四】新华社报道学校研究生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走进遵义开展“重走党的百年奋斗之路”实践教育
- 学校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谢德体: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议
- 学校主办的中国-东盟教育与文化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新闻公告
- 学校举办2021年首期“含弘青年新发展”沙龙 05-04
高考招生
- 西南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节选) 08-05
- 西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