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建言】全国政协委员温涛:新冠肺炎疫情下科学确定“十四五”规划几个核心发展目标
编者按:2020年全国两会,于5月21日庄严拉开大幕。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疫情防控战役进入“下半场”的特殊关键时期,全国两会应时召开,激荡起攻坚克难的坚毅决心,凝聚起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全国政协委员、学校副校长温涛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文学院院长王本朝教授,全国人大代表、资源环境学院谢德体教授,为民愿发声,为发展献计,赴京出席盛会。学校官网将及时传递学校代表、委员的“声音”,为您展现人民当家做主最生动的写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不仅影响2020年经济运行,而且会对“十四五”经济发展的开局形成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要求把发展机遇研判准,把困难挑战分析透,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对标对表中央部署和要求、积极应对疫情可能产生的影响,需要树立“大战略思维”,既在编制规划中充分评估可能产生的负面冲击力度,又前瞻“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突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瓶颈。为此,建议:
一是精准确定经济增长目标。疫情爆发后,确定“十四五”经济增长目标既要有底线思维,又要防止过高目标导致地方政府压力过大产生盲动。从我国经济现实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到6%左右,适龄劳动力每年减少200-300万、劳动全员参与率在主要经济体中居第1,全要素生产率也呈现下降趋势。在贸易战与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维持GDP的增长态势面临严峻挑战,即使考虑到不利因素逐步消退和出现经济反弹,未来五年增长更大可能在6%上下波动。因此,“十四五”的经济增长率应该力争保持在5%-6.5%区间内。5%是底线,确保就业导向、高质量发展、风险有效防控三个维度的需要;6.5%是“跳一跳”有可能摸到、通过积极应对疫情和改革开放创新释放动能有可能实现的高线,有利于形成良好发展预期。
二是关注解决“发展不协调”的收入分配目标。疫情爆发,短期直接冲击城镇工业和服务业,但随其发展持续,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制约必须得到重视。农民务工、乡村旅游收入已经受到直接影响,流通环节不畅、危机预期还将进一步影响到农业生产、畜牧养殖等务农收入。测算表明,如果经济增速保持6%,居民收入增长同步,同时农民收入增速高出城镇居民两个百分点,我们才有望在本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城乡收入比的平均水平。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需要逐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因此,“十四五”一定要克服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不利影响,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农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
三是重新审视医疗和公共卫生发展目标。疫情反映出我国医疗与公共卫生系统的明显漏洞,大城市也普遍存在医疗设施不足、医卫人员短缺、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等情况。我国财政医卫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7%,而美英分别占22.5%、18.5%。“十四五”一定要汲取教训,加大投入、优化结构,不仅科学规划医院、床位、医卫人员等指标,更要做好预防型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整体布局,提出反映国家层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共同努力弥补短板。
四是清晰定位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疫情反映出国民在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上的双重欠缺。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评价体系“五唯”现象仍未破除,一些“帽子”团队往往多重资助,而关系国民科学人文素养提升、国家安全的核心环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却嗷嗷待哺。“十四五”要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国民素质,用好评价指挥棒导向作用,解决影响国家战略发展和公共安全的“卡脖子”问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五是合理确定反映创新能力的指标和目标。疫情突发也是对科技能力的一场大考。从应考表现看,未来我们不仅要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强度,更要改革现行管理评价体系,扭转“重论文、轻实践”的乱象。一些高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工厂率先复工,也展现出其发展的重要性。“十四五”要科学调整反映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通过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支持制造业发展,政府要解决好数据来源这个瓶颈问题。
六是科学研判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评价目标。规划要科学设定评价指标引导政府政策更加关注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要确立更为科学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衡量标准;强化目标导向的考核机制,将投资回报率作为一个重点指标,下决心提高金融的市场化水平和监管水平,通过市场化资本配置,强化国企运营的绩效管理,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把应对突发应急事件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和各级政府的发展考核目标,健全重大公共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两会”建言】全国政协委员温涛:新冠肺炎疫情下科学确定“十四五”规划几个核心发展目标
相关推荐
- 袁道先院士荣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50年杰出贡献奖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一百五十二】区领导、校领导一行调研指导学校复工复产复学及防疫工作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二百五十五】校领导深入学院调研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 学校召开科研评价改革专题座谈会
- 学校加快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 【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三十七】柑桔研究所承担《昌宁县优质柑橘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可研报告》编制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五十六】没有硝烟的“战场” 国际学院留学生辅导员百分百投入战斗
- 学校参加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并作经验交流
- 学校数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 【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报道之六十四】党委书记李旭锋、校长张卫国为全校学子讲授“党史学习教育思政大课”
-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长寿分院挂牌成立
- 【“两会”建言】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是脱贫不返贫的根本保障
- 学校召开2020年教育培训工作会
- 校长张卫国出席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重庆)授牌仪式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二十七】科学防治 精准施策 学校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 家蚕国重蓝广芊/代方银团队在止血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资源环境学院三个研究团队分别在高水平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 学校召开关于《西南大学“十四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的征求意见会议
- 【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五】四川省峨边县领导来校洽谈乡村振兴合作
- 学校参加高校“农林扶贫联盟”成立大会
新闻公告
- 学校举办2021年首期“含弘青年新发展”沙龙 05-04
高考招生
- 西南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节选) 08-05
- 西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