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教授、何荣幸教授团队揭示电荷传输材料稳定性与溶解度平衡的机理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李明教授、何荣幸教授团队在材料化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题为“Meta-stable molecular configuration enables thermally stable and solution processable organic charge transporting materials”(介稳分子构型构建热力学稳定且溶液可处理的有机电荷传输材料)的研究论文,首次使用“介稳构型”这一概念阐述了分子热稳定性和溶解度之间取得平衡的微观机制,提出构建兼具超高稳定性和优异溶液可加工性的有机电荷传输材料的新思路。
合成稳定性和溶液可加工性都优良的电荷传输材料一直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面对的挑战之一。该课题组以四羧酸二亚胺衍生物(NDI-ID)分子为理论模型,研究并深刻揭示了分子构型变化与其热稳定性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介稳构型在材料稳定性和溶液可加工性二者之间实现平衡的关键机理:NDI-ID的热稳定性可通过分子内/分子间氢键的增加而增强,这表明构型的刚性赋予了膜相的形貌稳定性;同时,在溶剂化过程中,材料分子的拓扑发生动态转化,其中材料分子与溶剂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而使得材料分子内氢键被减弱,最终导致溶解度的增加。该研究工作揭示了结构动力学对材料性能的重要作用,为设计高效稳定电荷传输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硕士研究生刘田和孙匡世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李明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何荣幸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西南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英才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00072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李明教授、何荣幸教授团队揭示电荷传输材料稳定性与溶解度平衡的机理
相关推荐
- 学校与荣昌区政府共建非遗研发中心
- 【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报道之二十九】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 学校举办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
- 校领导带队赴广西洽谈教育实习合作事宜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七】致西南大学全体教职工的一封信
- 学校举行“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进校园”系列活动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九】学校加强校园封闭管理 打好疫情防控“第一关”
- WER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中国赛区重庆地区公开赛在学校举行
- 【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报道之三十一】文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举行“文学经典与党史”主题党日示范观摩活动
- 第六届西南地区MPA教育发展研讨会召开
- 第五届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 【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报道之一】学校教师创作红色歌曲献礼建党100周年
-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来校调研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学校召开离退休老同志2021年春季学期工作情况通报会
- 【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七十六】西塔学院师生赴丰都三建乡开展学习实践服务活动
- 王进军教授团队揭示蚜虫翅型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 学校与九环机械股份公司共建新动能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 第二届全国油菜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学校成功举办
-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领导来校走访调研
- 学校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座谈会会议精神 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新闻公告
- 学校举办2021年首期“含弘青年新发展”沙龙 05-04
高考招生
- 西南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节选) 08-05
- 西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