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2019】党委组织部(党校、人才工作办公室):牢记初心使命 主动担当作为 奋力开创组织干部人才工作新局面
2019年,党委组织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定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基层组织根基不断夯实,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组织干部人才工作齐头并进迈上了新台阶。
固本强基、提质增效,组织干部工作亮点纷呈
1.推动党建科学化,促进基层党建全面规范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制度构架。以党建工作考核制度为统领,先后出台(修订)《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基层党支部和支部书记考核办法(试行)》《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党员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9个制度性文件,从基层组织管理制度、党员发展教育制度、队伍建设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和联系服务党员制度等多方面对基层组织建设制度进行了梳理完善,实现了党建管理零缝隙、立体化。通过修订教职工党支部规定,进一步提高了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委员等党务工作者津贴待遇,加大关怀力度,加强支撑保障,共计发放2018年、2019年支部书记等党务工作者津贴192万元,不断激发基层党务工作者活力。
二是推进减负增效,提升基层党建管理科学化水平。转变考核思路,建立清单考核,简化考核程序,着力为基层减负,聚焦日常考核,重点考核“8分钟”外党建实绩实效,提高日常小考“成绩单”比重,确保年终考核结果客观、准确、与基层工作成效真正呈现“正相关”;坚持中心意识,抓实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帮助基层党组织书记聚焦主责主业,找准方向,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三是坚持质量优先导向,激发基层党组织建设主动性。从5个维度构筑“5+2”党建督导体系,对全校36个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和重点任务、薄弱环节进行全面“体检”,帮助基层党组织明责知责,全面履责。坚持有机融合,将督导工作与巡察工作、主题教育督察工作有效整合,减少检查工作的多头重复,推动基层集中精力抓好党建。坚持优化模式,探索“一单式”督导模式,坚持一体建设,实现督导内容与考核内容相统一,确保党建工作方向明确、标准明确。
(人民网报道学校“5+2”党建督导体系)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一是抓好“三会一课”,焕发党员教育新生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两学一做”、“三会一课”有机结合,定期制定基层组织专题学习计划,帮助基层党组织划定重点、指明方向,确保党员教育聚焦思想建设不偏航。同时积极探索形式创新,通过开展红色文化党性教育、过政治生日、重温党史国史主题党日、红色阵地建设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讲党课专题活动等,破解学习形式老套、单一的难题,激发支部新活动,确保党员愿参加、想参加,有收获、见实效。全年共指导二级党组织开展支部活动10000余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二是优中选优,为党员队伍注入源头活水。高质量发展1500名党员,着力解决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力度弱的问题。建立校级党员领导干部、二级党组织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员专家常态化联系教师入党积极分子机制,切实做好在高层次领军人才、青年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截止目前,校领导联系的优秀青年教师有3名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有1名发展为预备党员,全校共计15名教职工发展为预备党员,较去年增长近7倍。
三是强筋壮骨,为党员精神信念固本强元。在完善学校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性文献,提升党员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的同时,聚焦时代要求,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线,以贯彻实施《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为基础,扎实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2412人次,发展对象培训1500人次,指导各二级党组织开展党员集中培训和预备党员培训1000人次,选派中组部示范培训2人次。同时面向全校党员开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推动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抓牢党性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其中教职工党员平均分89.71分,通过率为97.89%,学习成效显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支部书记先锋论坛)
3.加强示范引领,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过硬
通过持续发力,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坚实、优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全校建成红色阵地36个,“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比例上升10%,建立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培育项目10项。在2017-2019年“创先争优”表彰中,涌现出机关党委等4个先进基层党组织、30个先进党支部、10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党员获得四川省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学校督导工作案例入围首届新时代四川高校十大党建创新案例提名拟推选名单,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列车与线路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入围首届新时代四川高校十大基层党组织拟推选名单。在教育部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中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系教师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我校获评单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川内高校第1。
(中共西南交通大学委员会庆祝建党98周年暨2017-2019年创先争优表彰大会)
4.监督与服务融合,助力管理水平全国领先
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科学规范、服务严谨细致,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报前学习、报中提醒、报后测试”服务机制,制作并发放《致干部本人及家属的一封信》《填报指南》《易错易漏漫画读本》《自测题》,并安排专人“一对一”24小时服务,2015至2019年,填报查核一致率从28%提高到90%。2019年,学校无一人因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影响提拔使用。作为全国率先规范干部兼职管理的部属高校,分层分类做好领导干部兼职管理,支持领导干部按规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共报备兼职170人次,共报批119人次,同意6人按规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获得股权激励,给予1人发放兼职奖励。做好中层干部因私出国境证照管理,2019年以来,服务中层干部205人次办理因私出国境请销假,服务102人次办理因公出国境请销假,服务127人次办理国内外出请销假。教育部安排专人来我校调研干部监督工作经验,给予高度认可,并将我校相关经验模式在全国高校进行推广。
5.坚持党校姓党,锻造干部队伍扎实有效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出台学校《2018-2022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为党校教育培训提供技术路线与行动遵循。二是主动对接,加大与省委党校、省社科院合作力度,引入经济、社会、党史、军事、外交等方面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党性锻炼基地和现场教学基地。三是坚持分类分级、全员培训原则,本年度党校共开展中层干部培训班3期,党务工作干部培训班1期,并创新性地针对优秀年轻干部开设首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各类干部培训班累计受训人次达3930余人次,受训课程达21门。四是丰富教育形式,组织63名干部赴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开展党性教育与政德教育,选送19人次干部参加中组部、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主办的干部培训,选送35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教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网络培训示范班。
(中层正职干部与首届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党性教育掠影)
精准施策、多措并举,人才工作多点突破
1.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擎画人才强校“路线图”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凝聚共识、谋划思路,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工作新战略、新举措,对《中共西南交通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计划表,构建“引人、选人、育人、用人、留人”五位一体的人才工作体系,擎画人才强校“路线图”。
2.在“拓宽渠道”上作文章,强化人才引进“交大品牌”
一是坚持广开渠道,拓宽宣传路径。制定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西南交通大学诚聘海内外英才》的引聘方案,设更加注重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破除阻碍人才优势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聚焦“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发布引聘信息及宣传资料10000余条。
二是坚持精准靶向,创新挖掘机制。依托大数据,精准锁定引聘学科和引聘人选。截止目前,已在土木、机械、电气、信息、交运、材料、物理、马院等8个学院试点开展人才信息挖掘工作,精准锁定二级教学科研单位急需人才,学校、学院持续跟进、洽谈,更加直接、有针对性地加大力度做好引才工作。
(学校人才工作会议)
三是加强海外联络,打造引才驻点。截止目前已建立2个海外引才工作站。
四是校院联动发力,完善引才渠道。构建学校-学院-相关部门联动、互补、融合的引才工作网络,充分发挥校友会、欧美同学会、现有海外引聘人才、海外兼职教授等人才的学术渠道优势,组织、参加法国、德国、新加坡专场招聘会9场次,组织、参加北京、上海、杭州等专场招聘会4场次。
五是举办聚才论坛,强化学校品牌。举办第三届“交天下菁英,通宇内鼎甲”学者主题论坛,牵头组织15个分论坛,吸引了海内外有意加盟交大的63位优秀青年学者出席,坚定了他们来校发展的信心。
(西南交通大学第三届“交天下菁英 通于内鼎甲”学者论坛)
截至目前,收到海内外优秀学者简历400余份,其中有明确引聘意向的学者80余人,其中65余人正在与学校洽谈,34人已办理入职。
3.在“培育人才”上做谋划,打造人才队伍“梯队建设”
一是加大力度实施系列人才培育计划,2019年,申报165人。2017年至今校内人才培育,共支持264人。二是协同人事处、科研院、文科处等部门做好高层次人才岗位聘用遴选工作。
4.在“留人用人”上用心思,优化人才服务“新环境”
一是在人才申报工作中,强化宣传引导、规范申报流程、简化工作程序,加强过程监督和申报材料指导,为学校人才申报工作做好服务。
二是贯彻落实海外引才各项支持政策,一手抓好对薪酬待遇、办公用房、生活住房、实验设备等的硬件保障;一手抓好对户籍签证、医疗保险、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软件保障,为人才扎根交大创造良好环境。
三是依托省市相关政策,为符合条件人才办理“天府英才卡”102张、“特约医疗证”35人等,确保四川省政务、金融、科研、安居、医疗、交通、参观等7方面16项服务在学校落到实处。
5.在“提质增量”上见实效,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
新增国家级人才项目19人,部分国家级人才项目为我校首次获评,实现我校零的突破,国家级人才数量比2018年增加5人。新增省部级人才项目11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管人才的原则,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强政治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共识,创新引育并举,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推进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再上新台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光彩2019】党委组织部(党校、人才工作办公室):牢记初心使命 主动担当作为 奋力开创组织干部人才工作新局面
相关推荐
- 忆唐山似水年华,“五老”精神永相传
- 重大科学发现,捕获迄今最高能量光子!西南交大参与LHAASO项目作出重要贡献
- 【光彩2019】机械工程学院:立足百年 开启新征程
- 西南交大召开2021年暑假务虚会
- 校领导检查指导东部校园规划与基本建设工作
- 西南交通大学: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奋进力量
- 西南交大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西南交大参加教育部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
- 西南交大全面加强非学历教育规范管理
- 西南交通大学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部分管理岗位的公告 (2021年第1号)
- 【守初心 担使命】西南交通大学开展2019年新增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
-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部署当前疫情防控工作
- 深切悼念
- 【中国教育报头版】西南交大增加思政课深度宽度温度——把思政教育做到学生心坎里
- 乔治亚州立大学访问西南交通大学
- 今日中国·四川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后勤与基建管理处:凝心聚力、迎难而上,风雨无阻向前进——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和后基保障发展
- 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 西南交通大学承办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学术年会
- 关于云播西南交通大学2020届学生“云毕业典礼”的通知
新闻公告
- 成都石室中学田间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6
- 西南交大召开中层干部大会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03-15
- 2022年大学生入伍倡议书 03-14
- 吉利学院阙海宝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1
- 校领导调研指导后勤基建工作 03-11
高考招生
-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