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吴晓教授指导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在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 on Multimedia发表论文
据悉,吴晓教授指导的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三名同学周亦凡、姜润皓和翁爽以及博士生何俊彦共同完成的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BranchGAN: Unsupervised Mutual Image-to-Image Transfer with A Single Encoder and Dual Decoders”被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 on Multimedia(影响因子3.977)录用,该期刊在学校期刊分组目录中列为A++类别,其中周亦凡同学为第一作者,吴晓教授为通讯作者,这是信息学院计算机大类本科生首次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
图像到图像的翻译目前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相对于基于监督式学习的图像翻译方法,其需要大量的成对的训练图像,非监督式的方法可以显著地减轻训练成本。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非监督式的端到端对抗式生成网络,称为BranchGAN,能够实现来自不同域之间的图像到图像的相互转换。团队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单编码器双解码器结构,来获取跨域分布并生成两个域的图像。算法综合考虑了像素级的全局风格、区域级的语义以及区域级的可区分性等三个因素,以约束所提出模型的训练过程。实验在三个数据集上展示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其战胜了目前最先进的非监督图像翻译方法,并且取得了与监督式方法具有竞争力的效果。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到2030年,中国高校要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高校也将承担起领跑“新一代人工智能”科研与人才培养的责任。吴晓教授团队致力于在人工智能和多媒体等领域做出贡献,在近三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发表了20余篇国级顶级期刊和一流国际会议论文。为响应该《行动计划》,团队一直注重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工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针对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坚持科研与工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对积极的本科生秉承开放欢迎的态度,每年接收20名左右的本科生同学,进驻实验室参与科研训练,以人工智能为牵引,围绕人工智能研究热点,如智能交通、图像生成、行为识别等研究课题,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指导本科生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训练,开展前沿研究。在科研过程中,本科生以2-3人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相关科研项目的开展。在此期间,通过“导师牵头、项目引领、博士生技术指导”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由导师以及有经验的博士生定期指导,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利用实验室GPU资源,深入与博士和硕士生交流,让本科生能够快速接触到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以及开展实际工程项目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也能给予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的权利,很大程度提高科研项目的完成效率。周亦凡、姜润皓、翁爽等多名同学均是通过“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RTP)”,参与到虚拟现实与多媒体科研团队,在吴晓教授和博士生何俊彦的悉心指导下,经过了一年多刻苦的科研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动手能力、研究水平,以及综合能力,使得科研成果得以在国际顶级期刊录用。
信息学院注重本科生的培养,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升,通过“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RTP)”、“个性化实验”、“创新性实验”、 “ACM/机器人竞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各类各层次的科研实践和大赛活动,将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贯穿于培养计划的始终,使得本科生同学能够在本科阶段就能够参与教授团队接受科研训练,开展国际级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同时,吴晓教授指导的三名本科生周亦凡、钱逸君、翁爽,今年同时获得全美计算机并列第一的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简称CMU)的硕士录取通知书!迈向世界一流!这是信息学院的历史突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是一所世界著名学府,尤其是该校拥有享誉全球的计算机学院。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专业都是举世公认的一流专业,其计算机专业连续多年在CS Rankings美国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中,与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列全美第一。在2018全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排名中,CMU也位列第一。截至目前,卡耐基梅隆大学共培养出了12个图灵奖,20个诺贝尔奖。三位同学能够同年拿到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书,与其前期的科研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在吴晓教授团队中的科研和学习,积累了许多科研经历和经验,为获得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录取增添了重要的砝码!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十分注重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全面系统学习和应用技能的培养,软硬件并重,软硬件结合,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验技能。本专业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大力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建立了多个从博士生导师到讲师、从博士研究生到硕士生的大学生科研实践/实训指导和辅导团队,做到外语学习不断线、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同时,学院开设本学科专业概论、前沿知识讲座、教授论坛等各类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院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本科生培养的力度,坚持“以本为本”,重视和突出大学生科研实践/实训指导和训练,为“双一流”建设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信息学院吴晓教授指导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在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 on Multimedia发表论文
相关推荐
- 【光彩2019】数学学院:以思政工作牵总 创新数学育人工作模式
- 《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入选机械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别
- 【共克时艰 交大战“疫”】西南交通大学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 第六届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论坛在西南交大举办
- 西南交大完成2020届首批本科毕业生“云答辩”及授位工作
- 一生钟情于教学 一生致力于创新
- 电子科技大学熊彩东副校长一行调研利兹学院
- 西南交大14位学者入选2020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 我校青年教师王玉峰荣获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 宁维卫教授受邀参加致公党中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调研
- 地学学院教工地质党支部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的讲话精神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 信息学院铁道信息工程系学子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
- 关于举办第二届基础力学课程优秀笔记作业评选活动的通知
- 【光彩2019】力学学院: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弘扬“双严” 立德树人
- 西南交大王开云研究员获“科学探索奖”
- 中共西南交通大学委员会印发通知:要求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关于开放2022年度正版Matlab软件服务的通知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西南交大与中国铁建交流座谈
- 国际处(港澳台办、国教院) 立足新时代,因应新形势,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新闻公告
- 成都石室中学田间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6
- 西南交大召开中层干部大会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03-15
- 2022年大学生入伍倡议书 03-14
- 吉利学院阙海宝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1
- 校领导调研指导后勤基建工作 03-11
高考招生
-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