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学子在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中创历史最好成绩
7月24日至25日,“智联友道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决赛在重庆交通大学举行。西南交通大学4支参赛队载誉而归,共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1项,所获奖项级别及获奖总数均位列全国前列,同时创造了我校自参与该比赛以来的最佳成绩。
本次大赛自2020年9月启动以来,学校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为参赛同学提供了高效的沟通渠道和协作平台,始终与大赛组委会保持紧密联系;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精心指导,为各支队伍配备了优秀的指导老师,组织帅老师、杨老师等来自交运学院、信息学院、机械学院、电气学院的各专家教授成立联合指导专家组,多次进行集训、练习、模拟,经过校级初赛、复赛、决赛优中选优,结合参赛队伍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修改建议,帮助队伍找不足、补短板。最终在全国决赛中,取得骄人成绩。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交通运输系帅斌教授、交通工程系杨飞教授受邀担任全国总决赛评委,分别参与了“铁路运输与工程、航空运输与工程”组和“交通工程与综合交通”组的评审过程。
《普速铁路的未来:ZPW-2000A型轨道电路的电子化创新设计》 全国一等奖
作品简介:目前,我国普速铁路上应用的继电编码的ZPW- 2000A型轨道电路存在着继电编码逻辑复杂、制造成本高、设备体积大等问题。本小组依据ZPW-2000A型轨道电路继电编码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特点,创新性地设计了一套适用于ZPW-2000A型轨道电路的电子化控制系统,在保留原有信号发送和接收设备及其接口的前提下,以PCB集成电路作为核心部件,实现了信号编码、“N+1”冗余、列车运行改方3大功能。本小组所设计的电路主要包括驱动板卡、采集板卡、通道板卡三大核心功能板卡,以“采集-通道-驱动”的模式实现系统功能。项目符合现代化铁路电子化发展趋势,有效降低了轨道电路设备制造成本,极大程度上改进了经济性与技术性,促进实现我国普速铁路设备改造,加快建设智能铁路。
《面向城市共同配送的地下物流模式》 全国一等奖
作品简介:针对传统的城市物流模式中配送资源分散、资源浪费以及交通拥堵等痛点,项目基于共同配送概念整合城市物流资源,结合智慧化手段,建立一种面向城市共同配送的地下物流系统。项目首先在分析了城市配送需求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物流网络,并对网络中的点、线、载具以及作业方式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最后通过3D仿真模型进行整体效果展示、通过信息平台界面进行了资源管理和运行状态展示、通过智慧化车钩进行了技术方案的实体展示。
《基于双轴追踪系统的共享移动太阳能充电装置》 全国二等奖
作品简介:我国共享交通发展迅速,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使城市充电桩需求随之增加。目前固化充电桩投资刚性和充电需求弹性之间的矛盾已严重影响到出行者的出行体验。为解决“充电难”这一制约电动车的发展因素,我们设计了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共享电动汽车高效充电系统。本系统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硬件部分包括双轴追光太阳能折叠系统、电路储能系统与移动式柱体系统。系统在工作时展开,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荫蔽,同时收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电容器中,为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并提供夜间用电供应、自动照明及显示等动态信息。软件部分包括充电桩自动导航技术、大范围调度算法和移动端充电桩查看预约小程序。相比于传统固定化充电桩,该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电能需求进行调度,减少投资者初期沉没成本投入,满足出行者用电需求,人机交互平台给予用户优良的使用体验。
《安全小R——基于智能物联的动态火灾疏散路径系统》 全国三等奖
作品简介: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站场、TOD交通枢纽大楼出现在各大城市,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场所。此类建筑物由于人流密度高、结构复杂,在发生火灾,有害气体泄露时疏散难度较大。国内外现有的疏散方式多采用单一指向安全出口的简单提示牌及警报,该方式在能见度不高、场面混乱的火场中无法根据环境变化指示出合理的疏散路径,疏散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消防人员的救援难度大幅度上升。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针对传统疏散指示系统的薄弱环节及火灾环境下人员的复杂心理因素,基于智能物联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集提前预案、路径规划、信息交互、数据可视化、辅助救援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全小R动态火灾疏散路径系统。在常规环境下,系统应用智能物联、智能识别,对人流密度高的区域疏散指引。在火灾环境下,该智能路径规划系统具有信息化和人性化的创新特色,通过智能物联技术进行数据及时反馈,应用智能小车辅助消防员定位被困人员,从而实现“逃生+救援”的双重目的,体现“Renew Rapid & Rational Road”中心思想。本作品符合“共享-安全”原则,对实现“共享出行,智创未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际运用有望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整个比赛过程中,我校学子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生产实践完成作品,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大赛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与评价。此次我校在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中再创佳绩,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风采,是我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创竞赛和人才培养的又一成果。
“智联友道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是由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竞赛。在以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交通运输业综合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升级,新业态、新模式、新生态给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期望通过本届大赛汇聚广大学生智慧,围绕国家交通强国战略需求和交通运输行业痛点、难点问题,开展创新思考、创新设计和创新研究,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智慧手段与交通运输需求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出行创新平台,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共创交通天下。本次大赛以“共享出行、智创未来”为主题,共吸引了全国170所高校的大学生参与,各高校大学生共提交作品1130件,分为初赛(线上函评)、决赛(现场答辩)两个环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西南交大学子在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中创历史最好成绩
相关推荐
- 关于开展“守初心 担使命 做优秀校媒人”第二十届记者节系列庆祝活动的通知
- 川藏铁路工程技术人才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在西南交通大学开班
- 关于组织“春华晚晴”之“乐龄阳光健身走”活动的通知 (九里、犀浦校区)
- 【共克时艰 交大战“疫”】后勤与基建管理处2月7日情况通报
- 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通知
- 西南交通大学启动首届“科技新星”计划
- 学校获批承办3项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2年高级研修项目
- 西南交通大学承办川渝地区通识教育联盟年会
- 外国语学院: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 王顺洪与峨眉校区师生座谈交流
- 西南交大召开2020年招生就业工作表彰会
- 学校召开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学校党委召开第180次常委会(扩大)会议
- 西南交大杨倩博士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 全国首支!西南交通大学成立博士服务团助力川藏铁路建设
- 关于征集《高校新媒体发展案例选编(2021版)》作品通知
- 学校参加长安大学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 《党建网》聚焦西南交通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红石榴”育人工程实效
- 关于举办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教职工荣休仪式的通知
- “立德树人、做‘四有’好老师” 2021年新入职教师专题教育报道(一)
新闻公告
- 成都石室中学田间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6
- 西南交大召开中层干部大会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03-15
- 2022年大学生入伍倡议书 03-14
- 吉利学院阙海宝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1
- 校领导调研指导后勤基建工作 03-11
高考招生
-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