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校史)馆:坚持守正创新 讲好交大故事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对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要求:“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 2020年,档案馆(校史馆)基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双一流”建设两大牵总性工作,积极践行总书记的要求,坚持守正创新,讲好交大故事、树立交大自信,积极应对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拓展校史馆宣教方式、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奋力推进各项工作。
坚守校史之正,承扬历史文化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守住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档案(校史)馆来说,坚守校史之正、做好校史研究,继承发扬交大历史文化,面向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做好校史宣传推广,是校史工作的基石。
2020年,档案(校史)馆潜心研究交大历史、校史教育宣传与思政工作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我馆同志主持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课题——“新时期档案活化与思政育人新模式探究与实践”及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重点项目“西南交通大学师德师风经典文献导读”顺利结题,西南交通大学新时代“大思政”育人工作项目——“基于高校‘大思政’背景下的大学校史教育体系构建”、“西南交通大学‘大思政’育人经典文献导读”顺利通过中期考评。
8月,我馆同志编写的50.2万字的《西南交通大学师德师风经典文献导读》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9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组织编纂的《中国大学校史研究(2018)》正式出版,我馆同志撰写的《新媒体时代校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以西南交通大学<走进交大历史文化>为例》、《移动互联时代校史文化宣传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等文章入选。
今年以来,我们协助党委宣传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唐山研究生院、宜宾研究生院等兄弟单位审核把关“祖国在召唤!——交大唐院抗美援朝工程队纪念漫画”文稿、九里校区北门外群星路(交大历史文化)景观设计、西南交通大学英文版网站(校史部分)、唐山交大园原址再建工程之校史馆建设方案、宜宾研究生院校园文化景观(校史部分),助力校史文化宣传。
同时,应成都轨道交通集团、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请求,我们协助审阅了成都地铁6#线西南交大站点文化墙设计方案、中国第一条官办铁路博物馆布展方案(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部分),向对方提交了审阅意见。
此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兄弟院校因校史馆新建、改建工作专程来访,我们与来宾分享了校史馆建设、布展、运行等方面的工作经验。
守正是根本,创新是驱动。坚持守正,创新才有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固本强基。自1月起爆发的新冠疫情是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重大考验,档案(校史)馆在学校的统一部署领导下,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工作方法,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档案校史工作的有序开展。
今年学校124周年校庆期间,由于疫情的影响,广大校友不能返校参加校庆活动,同学们也尚未返校。为满足师生校友的观展需求,我们会同信息化与网络管理处开发了网上校史馆,在校庆期间正式上线运行。网上校史馆的素材都是在校史馆实景拍摄的,我们对原有的讲解词进行了调整修订,使之更加适合网上校史馆的需求。网上校史馆可通过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有导览和点选两种模式。除普通模式外,网上校史馆还提供了VR(虚拟现实)模式,观众可使用VR眼镜、VR头盔等设备获得身临其境的观看效果。系统提供4种视角:正常、小行星、鱼眼、水晶球,观众可根据自身偏好进行切换。网上校史馆上线后,得到广大师生校友和各界观众的广泛好评。
5月15日,作为校庆活动的一部分,我们与交大电视台共同录制的《走进校史馆》节目在西南交通大学官方微博、bilibili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吸引了大量观众在线观看。校庆期间,我馆同志还通过腾讯会议平台面向全校师生直播了校史讲座——“交大那些年:124年校园生活回望”。
9月开学后,校史馆在做好防疫措施后有序开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为方便观众预约来馆,我们将原有的“西南交大校史馆”微信订阅号升级为微信公众号——“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馆”,增加了集体参观网上预约功能。校外观众须提前3天预约,我们报学校防疫办(党政办)备案后再进校。同时,将网上校史馆入口链接到微信公众平台,方便观众网上浏览。
11月,李泽甘校友向学校捐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受疫情的影响,李泽甘校友不能亲自回母校捐赠,我们会同对外合作与联络处一起策划组织了捐赠仪式的网上直播。在捐赠仪式上,李泽甘校友以视频方式发表了感言,整个仪式全程在网上直播,李泽甘校友在家中观看了捐赠仪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档案(校史)馆:坚持守正创新 讲好交大故事
相关推荐
- 致全体交大人的一封信
- 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寒假期间交通车时刻表
- 西南交大举办“中国(四川)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集体)事迹报告会
- “明诚讲堂”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专题报告会第五讲开讲
- 西南交通大学邹喜华教授、孙湛博教授当选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六届理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维清教授团队师生在国际期刊《Nano Letters》上发表封面论文
-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成铁局、西安学习中心获评全国优秀学习中心
- 信息前沿高端学术论坛暨IECT 2021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 信息学院方旭明教授团队荣获2020年度华为优秀合作项目奖
- 关于变更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教职工荣休仪式举行时间的通知
- 西南交通大学第五届“交天下菁英 通宇内鼎甲”学者论坛诚邀海内外优秀学者参加
- 西南交大教师沉浸式学习O-AMAS有效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
- 西南交通大学五位教授入选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
- 关于组织全校离退休教职工“春华晚晴”系列活动之 “抗疫情 云校庆”有奖知识问答活动的通知
- 学校与郫都区教育局商讨建设中小学
- 喜讯:易思蓉创新工作室荣获四川省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
- 学校党委召开第174次常委会(扩大)会议
- 【共克时艰 交大战“疫”】 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结合”推动思政教育优势 化为支持疫情防控强大力量
- 四川省政协委员郭春生建议:加强四川科技期刊建设
- 民盟西南交通大学委员会举行2019年工作总结暨迎春座谈会
新闻公告
- 成都石室中学田间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6
- 西南交大召开中层干部大会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03-15
- 2022年大学生入伍倡议书 03-14
- 吉利学院阙海宝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1
- 校领导调研指导后勤基建工作 03-11
高考招生
-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