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中心:构建中国特色心理育人示范模式,培育交大风格心理教育优新方向
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价值引导,坚持育心育德育人,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同时,助力构建学校新时代“大思政”育人工作体系,主动探索一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融合的示范模式,用实际行动维护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
一、育心育德育人一体化,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融合的示范机制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心理中心创新心理育人视角,助力构建具有“新时代特色、西南交大风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心理中心获建“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获批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融合的示范模式。心理中心被四川省心理学会评选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服务先进集体”,杨兴鹏、冉俐雯老师被评选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服务先进个人”。冯缙老师获2019年西南交通大学 “教书育人”新秀奖,徐建老师获2019年西南交通大学“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先进个人。
二、奋战在心理抗疫的第一线,积极构建快速、高效的应急心理疏导体系
1、科学防控,增强师生心理防护
在上级党委和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心理中心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员为骨干的“西南交大抗疫情心理援助小组”,开通心理援助热线,组织心理志愿者开展培训和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援助;第一时间发布《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组织开展社会心态调查、助力心理疏导,编写和发布心理抗疫防护手册。向全校师生推送七期《心理支持手册》,阅读人次达2万余人;开通QQ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微信群,接受线上心理咨询460人次,超过500个小时;举办“抗疫情”心理线上讲座40场,直接受益7.8万人;开展网络团体辅导19次,40余人参加;2.4万余人次阅读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的信息。
以“敬畏生命,拥抱生活”为主题,线上开展3·25(善爱我)校园心理文化节。活动期间,先后举办了主题绘画(手抄报)大赛、心理影视作品赏析及观后感评比大赛等系列活动。心理中心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还积极开展多项朋辈活动,丰富了疫情期间学生宅家的生活,有效疏导疫情期间的消极情绪。联合学校教务处和体育工作部,通过四川省教育厅官网面向全省大学生开展线上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直播讲座,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层面防疫,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感。
2、正面引导,传播心理能量
心理中心主动向社会开放6门心理健康通识系列慕课、10门心理健康服务微专业系列慕课,以满足社会大众对疫情心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走进心理学》、《探索心理学》、《幸福心理学》3门心理健康通识慕课被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收入,供全国9千多万党员和广大社会群众学习,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也进行宣传报道。
心理中心党员宁维卫教授组织十多名老师放弃寒假休息,与时间赛跑,在2月15日出版完成《学校 社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手册》,得到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出版传媒网、四川省社科联、腾讯网、澎拜新闻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为开展疫情心理援助做出了积极贡献。
高飞、冉俐雯两位党员教师策划拍摄制作了“5·25”心理健康大讲堂系列微课——“疫情下考试焦虑怎么办?”作为教育部思政司心理健康月的教育成果进行了播放和展示。在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高校辅导员在线、高校思政网等国家平台上推广,1万余人次在线观看。
3、分类疏导,强化协同干预
精准识别不同人群的心理应激状况,针对居家的学生、湖北籍学生、留学生、复学返校的学生、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实施一人一策,精准施策,分类干预,积极构建心理防护网。疫情期间,我校建立了贯通家-校-社(医)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联动联通联防联控心理疏导和干预体系,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持续地心理疏导和跟踪服务。
4、服务社会,涵养积极社会心态
心理中心选派陈华、杨兴鹏等7名党员骨干教师参与四川新冠肺炎心理援助热线、教育部华中师大心理援助热线、北师大心理援助热线等平台的公益服务。心理中心2名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开展了公益督导活动,接受心理咨询78人次,超过150小时;网络心理督导60多人次,超过50小时。
抗疫不忘“扶贫攻坚”。宁维卫教授作为四川省专家服务团成员冲锋在心理战疫的最前线,奔波400多公里在凉山州、雅安市集中开展决战脱贫攻坚智力服务和心理援助活动,为抗疫、扶贫送去了一剂“心药”良方,《中国教育报》、四川省人社厅官网“专家风采”专栏进行了报道。此外,心理中心还积极支持甘肃省秦安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主动承接秦安县中小幼心理辅导教师培训任务,为贫困地区的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扶持和帮助。
发挥“职工心灵驿站”辐射作用,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心理防护直播讲座,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心理中心杨劼、陈广洁家庭荣获四川省教科文卫体系统“最美职工家庭”称号。
心理中心在此次心理战疫中积累了丰富的心理育人成果和经验:
心理中心直属党支部书记刘咏梅主讲的《让党旗在心理战疫的第一线高高飘扬》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的“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全国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未来网高校、学校官网进行了报道。
心理中心副主任、党员雷鸣老师根据抗疫工作实践撰写的《构建社会心理应急服务体系》一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5日),学习强国、中国社会科学网、新浪网、学校官网都进行转载。
三、牢记心理育人初心,实现心理学科与心理育人相互融合、提质增效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不忘心理育人的初心,心理中心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基础性研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文化特点和价值观的心理健康理论与技术。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全票通过我校心理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我校心理学科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29,跻身前30%;宁维卫教授负责的“探索心理学”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线上本科课程;学科带头人宁维卫教授担任教育部心理援助平台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启明副教授获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冯果博士获批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承办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
新时代、新形势,心理中心因时而变,因事而新,积极探索一条具有交大特色的心理育人创新示范模式。在开启“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上,心理中心始终怀揣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育心育德育人,书写着“中国特色、交大风格”心理育人的新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心理中心:构建中国特色心理育人示范模式,培育交大风格心理教育优新方向
相关推荐
- 关于转发《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召开“弘扬抗疫精神,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学术研讨会暨2020 年学会学术年会的通知》的通知
- 通往无限可能的交大号——201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毕业生代表发言稿
- 教学需要勇气 阅读需要坚持——西南交通大学《教学勇气》共读活动的实践反思
- 学校举行交小苗“创·未来”活动庆祝“六一儿童节”
- 院长班第二次研讨会聚焦深入推进公共与通识课程教学改革
- 关于召开西南交通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的通知
- 上海航天局(八院)领导一行来校考察交流
- 西南交大诚聘英才 锦城繁花邀君培栽
- 关于举办“明诚讲堂”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第九讲)的通知
- 西南交通大学举行工会系统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彰大会
- 关于组织“微言寄师 虹恩莫忘”毕业季感念师恩活动的通知
- 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四个贯通”打造“大监督”格局 凝心聚力护航交大新征途
- 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
- 学校举行庆祝重阳节活动
- 伍镜湖教授长孙伍尚濂来校捐赠珍贵实物
- 关于举办“明诚讲堂”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第八讲)的通知
- 【守初心 担使命】西南交通大学开展2019年新增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
- 陈维荣:今年氢燃料电池将有更大突破
- 成都市郫都区西南交大幼儿园2022年秋季招生简章
- 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举行2021年技术委员会会议
新闻公告
- 成都石室中学田间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6
- 西南交大召开中层干部大会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03-15
- 2022年大学生入伍倡议书 03-14
- 吉利学院阙海宝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1
- 校领导调研指导后勤基建工作 03-11
高考招生
-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