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发表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
本网讯 4月16日,我校科研人员首次在国际期刊上以全文形式发表了基于实证研究的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
体育素养(Physical Literacy)作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聚焦研究的学术概念,在教育改革、公共卫生和健康促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5月6日发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7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教育综合改革也明确要求“完善学业水平的综合评价”和“强化综合素质培养”,体育素养也成为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评价和培养的重要标准。对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进行科学地测量与评价是实现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精准评价学生体育综合素质工作的前提。因此,研制一套科学可行的适合我国的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顺应国家政策的要求和科学研究的趋势,上海体育学院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团队在首席专家陈佩杰教授的带领下,成立了以唐炎教授、刘阳教授、王立新教研员等为主要成员的体育素养研究小组开展了攻关工作。自2016年起,进行了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The Chines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Physical Literacy,CAEPL)构建与应用的一系列研究。最新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SCI二区 & SSCI一区)上《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发展:一项德尔菲研究》一文中,首次在国际期刊上以全文形式报告了基于实证研究的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的构建。
研究团队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介绍了国内外体育素养测评研究的经验,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概念基础,结合我国教育方针和学校体育政策,重新定义了体育素养的概念。以此概念为基础,研究团队确定了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的操作概念,并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采用德尔菲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的理论模型、具体权重和测评方案。
通过分析国内外23名专家的意见,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完成构建,包含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和体质水平5个维度。其具体权重分别为17.25%、16.23%、23.72%、27.01%和15.79%。其中,体育意识维度下设体育课意识、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身体活动意识3个二级维度;体育知识维度下设体育运动人体知识、体育运动营养、体育运动保健/健康促进和体育运动安全/损伤/伤害4个二级维度;体育行为下设体育健身行为和体育竞赛经历2个二级维度;体育技能下设基本动作技能(小学)和专项运动技能(中学)2个二级维度;体质水平则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版)进行测评。体系的具体结构和权重分布详见链接全文。
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构建与应用的系列研究先后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综合改革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相关项目的资助。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也得到了教育部综合改革司、教育部体育艺术与卫生司,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科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学生体育协会、上海市学生体质监测中心,以及诸多上海市一线体育教师、教研员的帮助和支持。此外,在研制过程中,研究还得到了海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宝贵意见。
目前,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已在上海市部分中小学开展了实践应用。自2018年起至今,在上海市杨浦区和松江区两个试点区进行了数万名中小学生的体育素养测评,并受到了师生的积极反馈。目前,我校研究团队持续在对该测评体系的可行性、信效度及应用进行相关研究,以继续完善和发展该体系。未来,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将会在我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文链接:https://www.mdpi.com/1660-4601/17/8/2720
论文引用:Chen ST, Tang Y, Chen PJ, Liu Y.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Physical Literacy (CAEPL): A Study using Delphi Method.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0;17(8):2720.
[撰稿/陈思同 刘阳 唐炎]
[报送单位/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团队]
[责任编辑/董杨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上海体育学院发表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
相关推荐
- 我校武术学院学生廖炎作品荣获“2021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推介展示活动”全国一等奖,指导老师刘玥婷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 上海体育学院第二届体能大赛暨上体-首体体能对抗赛在我校顺利举行
- 我校召开WCPT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会
- 我校举行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
- 我校主编的《非遗体育健身法》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公益出版
- 学校暑期集训动员会召开 校领导作集训动员
- 【复校四十周年】“竞攀四十年,奔跑新未来”马拉松文化嘉年华“开跑”
- 中乒院少年班在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连续六届创佳绩
- 我校学子荣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志愿服务工作表彰
- 上海体育学院的武术育人之道
- 民盟上海体育学院支部举行“不忘合作初心”主题教育活动
- 我院赴上海理工大学进行资产、基建工作交流调研
- 2019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落幕 我校拳手胡建关获52kg级“金腰带”
- 休闲学院举办毕业季系列活动
- 我校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精神
- 【五星?五环?五情主题教育】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举办“使命在肩,奋斗有我”青春故事分享会
- 2019年上海市青少年“小宗师”武术夏令营顺利开课
- 我校教师在2019年上海市高校基层团干部技能比武大赛中获二等奖
- 我校学生王子杰获2019亚洲击剑锦标赛男子重剑团体金牌
- 休闲实训中心揭牌暨实习基地签约仪式举行
新闻公告
- 我校专家受邀主讲上海市政协主题活动 03-04
- 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我校教代会工代会隆重举行 02-25
- 校领导慰问国家拳击队 02-21
- 我校召开新学期学生思想动态座谈会 02-21
- 我校举行新学期升旗仪式 02-21
高考招生
- 2018年上海体育学院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上海体育学院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中国乒乓球学院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舞蹈编导专业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学生乐团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08-05
- 2017年上海体育学院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