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文学院举办“文学与思政”系列讲座第五讲

2019-11-10 0 新闻公告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11月6日,文学院“文学与思政”系列讲座第五讲在文汇楼C段211报告厅举办。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辞书学会理事、陕西孔子学会常务理事周淑萍老师以“儒家教育智慧及当代启示”为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周淑萍教授从儒家与教育、孔子教育智慧、孟子教育智慧、王阳明教育智慧四个方面展开,在阐释儒家的教育理念的同时,结合当代教育实际情况,对儒家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周老师从儒学起源讲起,解释了儒家和教育的关系,着重讲述了孔子及其教育智慧,阐释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具体内涵,通过解释字义、句意的方式为大家剖析了孔子对学生的教诲,总结出了君子之学三个境界:学习实践、相互砥砺、求之于己。周老师认为,儒家不仅突出地表现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而且表现出来一种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这种人文教育的根本点,就是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指向人。在对孟子和王阳明的教育智慧的分析中,周老师从孟子的性善主义切入,提出教育教亦多术、因材施教和教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观点,介绍了孟子教育智慧中“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矣”的教学目标。随后,周老师围绕教以人伦的教育中心,美育、体育和智育相结合的教育内容,随人分限的教育方式,正蒙教约的教育方法四个方面介绍了王阳明的教育智慧。

最后,周老师将儒家教育与柏拉图的教育作了简单对比,肯定了儒家教育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智慧。结合现代教育来讲,教育有其自身特质及其规律,希望我们现代人能够以儒家的教育智慧为鉴,知行合一,注重人格的培养,不忘初心,积极进取,成为更优秀的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文学院举办“文学与思政”系列讲座第五讲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