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陕西师范大学召开“理科试验班”建设研讨会

2020-04-15 0 新闻公告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4月13日下午,教务处组织召开了“理科试验班”建设研讨视频会议,试验班拟聘校级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四个相关学院的教学副院长及教学秘书,拟院聘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教务处相关人员等近30人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石洛祥主持。

石洛祥介绍了我校“人文科学试验班”和“理科试验班”(以下简称:文理科试验班)培养改革的实施背景和前期筹备情况。他指出,在国家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和“四新”战略的大背景下,学校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按照“新文科”理念于2018年启动“新文科实验班”建设,先行试点探索了新时代人文社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此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决定于2020年9月份启动基于“专业交叉、学科融合、创新发展”理念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和“理科试验班”招生培养改革。经多次调研和反复论证,“人文科学试验班”将按照“新文科实验班”路径优化升级,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培养方案。现在启动的“理科试验班”,将按照“新理科”理念探索实施,需要进一步论证。他从基本思路、实施对象、招生模式、培养模式、优惠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学校文理科试验班建设的初步方案。

会上,文学院教学副院长李跃力分享了“新文科实验班”建设经验。他回顾了实验班建设一年来的探索历程,介绍了实验班理念落实、思路确立、方案研制、运行保障、特色举措实施等情况,指出了实验班建设中需要遵循的“创新、融合、协调”等工作原则。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学副院长周红军、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王成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副院长焦桓和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副院长闫亚平分别介绍了“理科试验班”建设思路和构想。傅钢善、田振军、陈晓端、钞曦旭、曹怀信、林书玉、李永放、陈亚芍、魏俊发、李金钢、黄原等与会专家教授,就文理科试验班如何契合新时代拔尖人才培养理念和社会需求,如何科学定位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如何在保证主干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跨学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如何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如何对人才培养进行科学评价和持续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文理科试验班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与会人员也表示,学校顺应社会发展,紧扣时代脉搏,恰逢其时地开展了“文理科试验班”拔尖人才招生培养改革,将对我校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必将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质量和层次。

李贵安在总结讲话中表示,经过前期的探索和论证,理科试验班的开办条件已经成熟,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按照既定的“路线图”和“施工图”,齐心协力开启我校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篇章”。他进一步指出,经过“新文科实验班”的探索,学校确立了文理科试验班拔尖人才培养的“1+3”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坚持本学科为核心的基础上实现相近学科更大范围的“融合”,这个融合是全方位、系统化的,有培养理念、课程体系的融合,有教学组织、教学方式的融合,也有实习实践、育人环境的融合,通过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有机“融合”,来破解新时代拔尖人才培养的各种制约因素。他对“理科试验班”的启动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高度重视。相关学院要成立由院长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聚全院之力开展方案制定和前期筹备工作。二是集思广益。相关学院要成立教授专家团队,吸纳各方人员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培养路线的设计中。三是精益求精。参与各方要深入思考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新特点,精心研制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组建教学团队。四是加强协调。要实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学院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非常重要,相关学院要共建共享、互通有无,形成工作合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陕西师范大学召开“理科试验班”建设研讨会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