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新闻公告 >

我校多名专家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8-05-31 0 新闻公告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新闻网

近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揭晓,全国共1082名传承人入选,其中中医药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8名,我校附属龙华医院陆德铭教授、曙光医院石印玉教授,我校针推学院李鼎教授、已故退休教师陆焱垚副教授在列。他们分别传承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是顾氏外科疗法、上海石氏伤科疗法、针灸及陆氏针灸疗法。

顾氏外科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外科流派,迄今已逾百年。自20世纪80年代起,顾氏外科被列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以及卫生部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外科协作组牵头单位)等,确立了顾氏外科在现代中医外科领域学术界的领军地位。顾氏外科流派不断创新拓展,逐步形成了疮疡、皮肤、肛肠、乳腺、急腹症等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外科学术体系。陆德铭是顾氏外科第四代传人、师承中医外科名家顾伯华,是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外科主任医师,第二至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他从医50余年,对乳房病、甲状腺病、疮疡、皮肤病、毒蛇咬伤、急腹症等疾病之诊治,疗效显著,多有建树。

石氏伤科是享誉上海的一大中医骨伤科流派。石氏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念,立足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牢牢把握骨伤疾患的病理机制,吸取中医内外各科临床精华,融会贯通,广收博蓄,形成了以石氏特色理论、石氏特色诊治、石氏特色手法、石氏特色用药等为一体的学术体系。石印玉是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中医文献馆馆员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擅长骨关节病、颈腰椎病、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各种骨与关节病损的诊治。

李鼎教授作为我校建校后首批教职员工,在开创针灸学专业、编写针灸学教材、制定经穴部位标准、开展中医针灸文献研究等多个领域对我国针灸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卓著的贡献。李鼎教授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工作室名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理论与方法学研究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针灸联合会传承工作委员会顾问及陆氏、杨氏针灸流派传承研究基地顾问。

陆氏针灸是我国近现代在国内外影响最大的针灸流派之一。我国现代著名的针灸学家、针灸教育家和临床家陆瘦燕传承父亲的针灸治疗手法,并研究、发展为“陆氏针灸疗法”。陆焱垚是陆氏针灸第三代传承人,她以传承陆氏针灸为己任,宣传、撰写、出版陆氏针灸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流派特色的专著,并出任传承导师、陆氏针灸传承研究基地负责人等。

此外,我校兼职教授严蔚冰也以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宗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多名专家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