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冯年平教授团队发表的综述被评为web of science高被引论文
近日,我校冯年平教授团队在《药学学报》英文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2019年第9期上发表的题为Red blood cell membrane-camouflaged nanoparticles: a novel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antitumor application(《红细胞膜“伪装”的纳米粒:一种新型的抗肿瘤递药系统》)的综述被评为web of science高被引论文,其引用次数归入该学术领域中最优秀的1%之列。
基于纳米粒的药物递送系统(DDS)具有毒性低、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但纳米粒在体内通常会较早释放药物分子或被免疫系统清除,因此,实现纳米粒在体长循环及肿瘤组织靶向性成为了药物新剂型研发的难点和关键。
目前,各种各样的细胞膜被应用于纳米仿生系统,包括癌细胞、细菌、淋巴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等。红细胞膜包覆纳米载体的优势包括:可以逃避免疫系统,实现在体长循环;具有显著的生物兼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以避免某些纳米制剂固有的毒性;由于细胞膜数量大,具有高负载力;可以提高纳米粒的稳定性。
在该综述中,作者聚焦在红细胞膜包覆纳米载体的免疫逃逸机制、制备方法、验证方法及最新的抗肿瘤应用等方面,讨论了对红细胞膜表面进行功能修饰以及杂化多种细胞膜以期融合表面特性的尝试,为进一步展开多功能纳米仿生系统的广泛研究提供了基础。
我校中药学院助教夏晴、教授张永太为文章的并列第一作者,教授冯年平为该综述的通讯作者。冯年平教授团队是我校高峰高原创新团队和杏林学者优秀学科团队,主要从事中药纳米技术和创新制剂研究,迄今已发表相关SCI论文80余篇,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浦东新区科技创新成就奖等多项奖励。(科技处、中药学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冯年平教授团队发表的综述被评为web of science高被引论文
相关推荐
- 我校系统两家附属医院获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第四届“最美服务窗口”称号
- 我校新农科协同育人机制创新项目入选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 我校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代表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建言献策
- 我校教师在2020年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中分获特等奖及二等奖
- 我校召开2019年安全工作会议暨安全责任制签约仪式
- 我校举办“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交叉与融合—中西医结合智能康复”研究生暑期学校开幕
- 2021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院士论坛举行
- 奥古斯塔大学孔子学院学生访华团圆满完成行程
- 励志勤学,奋斗奉献,我校学生郜维嘉获评为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 我校中药研究所于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举办“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日”活动
- 2018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专题培训在我校举办
- 上海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祖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朱明一行调研ISO/TC249秘书处
- 明德精业 守正出新 杏林人才高级研修班顺利结业
- 我校马学科首届研究生新生“第一课”举行
- 我校系统5人入选2020年度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
- 我校召开“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2021年度评审会
- 我校系统梁倩倩、王振伟获评为第十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 2019年ISO/TC249秘书处开放周活动在我校附属曙光医院举办
- 我校举办首届青年科学家国际论坛暨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新闻公告
- 馆校联动云端话中医,协同文化育人显成效 03-16
- 校领导专题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 03-05
高考招生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春季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核准备案表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年春季高考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