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肾阳虚证”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项目启动会在龙华医院举行
1月27日上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肾阳虚证”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项目启动会在我校附属龙华医院12号楼一楼会议室成功召开。
项目专家组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凯先院士,我校专家委员会主任施杞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旭东教授,我校终身教授王庆其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郑洪新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潘桂娟教授,以及项目承担单位代表、我校副校长杨永清教授,项目负责人、我校副校长王拥军教授,课题负责人辽宁中医药大学任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陈宝鑫教授(傅晨教授代为参会)、北京中医药大学赵宗江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陆华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白卫国教授,以及参与单位的负责人和课题骨干等50余人参加启动会。会议由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脊柱病研究所基础部主任梁倩倩教授主持。
杨永清、王拥军分别致欢迎词。杨永清表示,作为此次项目的牵头单位,学校将切实落实项目法人单位责任,对项目进行制度化管理,做好保障服务,全力支持项目的顺利开展。随后,杨永清为此次参会的专家颁发项目专家组专家聘书。
王拥军介绍项目的总体方案,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项目和各课题的研究内容、考核指标、研究基础等。中医学现代研究中,“肾阳虚证”的研究为中医“证”的研究中的重点与热点,在指导骨质疏松症、慢性肾脏病、血管性认知障碍和不孕症等慢性病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临床应用价值。本项目计划通过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研究。
本项目将利用文献和队列研究,临床和基础研究,结合各维度数据分析,构建“肾阳虚证”在骨质疏松症、慢性肾脏病、血管性认知障碍和不孕症四种疾病中的辨识标准、决策模型及大数据共享知识管理平台,建立“肾阳虚证”辨识的新方法、新技术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与会专家引经据典,从古籍讨论到临床案例,对课题的执行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专家组建议团队应抓住目前临床亟需解决的中医诊断问题,进一步深化中医证候标准的研究,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兼夹证候对“肾阳虚证”研究的影响,形成系统性的“肾阳虚”证候诊断标准。
经过专家的指导和各课题的积极深入探讨,为项目顺利实施和预期目标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脊柱病研究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肾阳虚证”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项目启动会在龙华医院举行
相关推荐
- 校党委书记曹锡康一行调研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我校组织干部党员群众集中收看收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 我校召开政协委员座谈会
- 天使之爱,岐黄有梦——我校召开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暨优秀护理工作者表彰大会
- 我校举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讨会
- 我校召开科技史学科建设研讨会
- 曙光医院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
- 校领导率队走访校园指导开学工作
- 我校三位青年教师入选2021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 中医药文创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
- 我校中药学院冯年平团队在仿生纳米递送系统用于光化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中取得进展
- 我校成果参加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
- 2021年上海“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生学术论坛举办
- 庆祝中国医师节|沪上中医人深情讲述抗疫故事 发出爱国力行时代强音
- 我校胡鸿毅、何立群等领衔的8支团队喜获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 我校新一届伦理委员会成立并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
- 五四喜报 | 我校附属曙光医院朱吉成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 我校举办2018年度直属党组织落实“三大主体责任”现场述职评议工作会议
- 喜讯 | 我校系统14个志愿服务集体和个人喜获市级表彰
- 我校代表队在2018“世针教育杯”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喜获佳绩
新闻公告
- 馆校联动云端话中医,协同文化育人显成效 03-16
- 校领导专题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 03-05
高考招生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春季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核准备案表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年春季高考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