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人文社科类项目申报及成果捷报频传
据最新消息,经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在近日公布的2018年市社科规划一般、青年课题立项名单中我校获得历史性突破,共有王兴伊、陈丽云、何兰萍、袁开惠、于业礼5位老师获得立项资助。此外,沈雪勇教授申报的冷门绝学项目获上海市哲社办立项资助。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为更好地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培养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团队,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打造高端发布平台,我校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日常管理。近年来,我校在人文社科类项目、成果等方面喜报连连,成绩斐然。
近日,在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上,我校终身教授段逸山主编的《上海地区馆藏未刊中医钞本提要》荣获学科学术著作类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上海社会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获得此奖反映出我校在中医文献领域的深厚积淀,是中医古籍文献研究的典范,也是我校首次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类的高级别奖项,具有突破性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智库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智库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标志。我校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不断贡献智慧力量。我校校长徐建光在2018年获得上海市教委智库项目立项资助2项,宋欣阳副研究员获1项上海市教委智库项目,实现了我校在智库建设中的突破。
为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我校老师以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加快我校的哲学社科建设。近年来,我校获国家社科和教育部社科类项目资助也稳步增加。2018年度,朱凌凌和周敏两位老师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立项资助。
近年我校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类项目始终保持着100%的中标率。特别是我校高芸老师在全上海仅有15个立项名额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来之不易的一席之位,这也是学校首次获得该项目立项资助。同时,李赣、陶思亮、沈健三位老师获得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资助。
新时代,我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与时代共奋进、与人民同呼吸,书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篇章,用思想和理论的力量奋力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努力形成我校哲学科学研究的良好格局。(科技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人文社科类项目申报及成果捷报频传
相关推荐
-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珍本古籍丛刊》第一辑正式出版
- “上海国医云项目”启动仪式暨百名中医云上义诊活动举行
- 校机关工作党委开展“庆七一 亮身份 做表率”主题活动
- 我校承办的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 “强素养”培训班(第三期)结业
- 我校张彤教授团队成功实现中药二氧化硫残留智能快检系统的构建
- 我校召开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 “岐”梦同行,青春不散场
- 我校2018年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圆满结业
- 我校国际学生参加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演出
- 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基于运动辅助的智能虚拟现实康复训练技术和系统研发及临床示范应用”中期总结暨临床科研培训会召开
- 校党委常委学习会举行,聚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学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助力宁夏西吉“织牢基层医疗网络”
- 活力在张江激荡:校政企区域化党建引领 产学研协同创新显成效
- 我校在2020年度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评选中喜获佳绩
- 由我校主持编制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等4项国家标准修订版正式发布
- 我校2021级新生“大学第一课”开讲
- 我校附属曙光医院陈建杰教授受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 海协会会长张志军一行赴我校慰问调研
- 校党委书记曹锡康会见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校长
- 我校师生积极参与2021年无偿献血活动
新闻公告
- 馆校联动云端话中医,协同文化育人显成效 03-16
- 校领导专题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 03-05
高考招生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春季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核准备案表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年春季高考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