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财经大学 > 新闻公告 >

上海财大发布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2019-10-30 0 新闻公告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新闻网
10月29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沪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报告以“逆周期调节与结构性改革并举促增长”为主题,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风险因素,并为今年第四季度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给出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改革建议。

报告指出,前三季度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依然处于政府年初设定的6%至6.5%预期增长目标之间。作为一个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而言,并且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的形势之下,能够保持这样一个增长速度实属不易。不过,从中国自身的发展目标任务尤其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来看,这一增速已近下边界。分季度来看,GDP增速一季度6.4%、二季度6.2%、三季度6%,经济下行的压力有增无减。

课题组认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可持续性问题以及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还是要靠自己。面对外部的负面冲击和自身的周期影响,逆周期调节政策有其现实必要性,但需要注意科学性、严谨性、现实性、针对性的有机结合,并且应该与市场化改革、全方位开放的大方向相一致。市场化改革应坚持竞争中性、所有制中立的原则方向,以改革促进不合理体制、结构的纠正,全方位开放应向更高的制度型开放转变,以开放倒逼自身制度环境的改善,促进“有能、有为、有效、有爱”的有限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形成,以更全面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来形成促进可持续增长的制度红利。

具体而言,课题组建议:加大逆周期调节稳增长力度,综合运用货币、财政和产业政策等工具,同时,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来应对逆全球化和倒逼内部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近期银保监会对于金融业外商持股比例、业务范围限制等的取消,将使得外资可享受国民待遇、内外资竞争更加充分,这是一个良好的信号。未来,全面开放还应向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扩展,倒逼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并且,新时期的对外开放不能仅仅停留在商品、要素等方面的流动型开放上,也要向规则、议程等方面的制度型开放转变,全方位开展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在全球贸易规则重塑中保障自身利益。(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上海财大发布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