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计算机领军者陆品燕:打造全球华人理论计算机学者的共同家园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6日电 (记者 许婧)放弃微软亚洲研究院理论组主管研究员的职务和优厚待遇,全职加入上海财经大学的陆品燕教授领衔一支“全球化”的科研队伍,用短短五年时间组建了一流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ITCS),培养了大量国际化人才。
陆品燕本人也拿到华人数学领域的最高荣誉,2019年摘获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的ICCM数学奖银奖,2019年获颁国际计算机学学会(ACM)杰出科学家奖。他还担任五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在国际学术界代表中国科学家发出声音。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现在,世界和中国又逢百年未有之变局,置身于科学技术领域,肩负历史的使命,我辈当责无旁贷。”陆品燕说。
自读博开始,陆品燕一直怀有一个梦想:在中国建立一个国际一流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中心聚集的是一帮理想主义者,大家因为对科学与数学的热情、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对发展中国科研与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聚到一起。
触动陆品燕回归的是上财务实的理想主义精神。“学校给了这样一个舞台,我想实现它。”而今,ITCS已在全球院校计算机科学实力排名算法复杂性和计算经济学方向上近三年位列世界第八。
作为理论计算机领域的领军人物,1982年出生于浙江的陆品燕,2001年高中毕业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硕、博连读,2009年获博士学位后入职微软亚洲研究院。上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海量打趣道,这是一个“几乎没怎么考过试的人”。
“找了十几个国际同行专家来评议,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谁、他在做什么研究。”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院长岳劲峰在引进陆品燕时曾将同行评议的邮件发给哈佛、牛津、乔治亚理工等多所国外高校知名教授,其中包括图灵奖得主、欧洲科学院院士等,他发现这些学界大佬们不仅认识陆品燕,还能对他的一些学术成就娓娓道来,对陆品燕在复杂性算法领域的卓越贡献印象深刻。
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突破很难,但影响深远。在陆品燕看来,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国家战略需求考虑,都需要中国科学家“扎到根”的基础研究,以创造更好的改造世界的工具。理论计算机的价值在于计算思维,具有普适性,能够与经济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交叉,提出新问题、新视角和解决思路。
陆品燕的治学之路颇为顺畅,人生赛道转换至高校后,对大学教师这份职业,他寄予了更多期待。
在上财,陆品燕有招聘和选拔自己团队的权利,薪酬区间、招聘条件也由他决定。学院几乎不给陆品燕下任务指标,也不拿一般的学术标准评价他。陆品燕组建了一支有活力、高水平、能创新的国际化人才队伍。目前已有七名全职教师,研究方向覆盖理论计算机多个分支,在近似算法、在线算法、近似计数、机制设计等多个研究方向实现了突破性贡献。
主导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设计的陆品燕将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放在学科交融上。一方面,他强化计算机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逻辑,重点加强计算机核心课程建设,并担任《计算机科学导论》《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课程的主讲教师;另一方面,在改革中注重体现财经特色,有针对性地建设博弈论、经济学基础、运筹优化等相关课程,发挥自身和团队在计算经济学研究方向上的理论优势,形成了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新结合点,推动了课程改造,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
“现在压力依然很大,但这种压力更多的是内驱性的,想追求更高的目标,将中心做得更好,会自我调节。”陆品燕说,科学家也是人,在社交过程中工作感受会更好一些,因此,他十分鼓励科学家一起讨论问题,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陆品燕强调,ITCS从来不是一个封闭的小团体,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除了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作为世界学术共同体的成员,也要做力所能及的服务。他将ITCS打造成学术交流的开放平台和人才培养的开放平台,聚焦了一批高水平的学者和访问学者,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前来学习并提供科研指导。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的数十名学生在ITCS至少学习三个月以上,多名学生在中心的平台上成长起来,从本科变成了国内外名校的博士生,从博士生变成了博士后或老师,成为活跃在教育和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一支中国生力军。
俄罗斯籍青年科学家尼克(Nick Gravin)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博士,在陆品燕这边做完实习生之后长期在陆品燕的指导下做科研,博士毕业后先后在美国微软研究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三年的博士后,全职加入上海财大团队。
“我喜欢中国,跟陆合作愉快,中心高水平科学家集聚,开放合作氛围很好,不断迸发出创新火花,我为什么不来呢?”尼克笑着说。
陆品燕的第一位博士生张驰豪,博士毕业之后赴香港中文大学做博士后两年,去年被上海交通大学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全职引进为助理教授。
对陆品燕来说,这正是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体现,因为他想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家国情怀的研究型人才,既有实力能在全球各地的高校找到教职,又有意愿回到祖国为中国的教育科研事业服务;既可以把我们培养的人才送出去交流,又能把外籍的人才吸引来中国工作。
“我十分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华人学者从事理论计算机研究,设置这个研究方向的高校也越来越多,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也在持续,包括疫情期间,大家与华人学者、美国、新加坡的学者都通过线上保持交流。大家有一个双赢的共识,学者之间的合作不会有国籍的问题。我也希望ITCS能成为桥梁,让不同国籍的科研群体在实践中增加对彼此的了解,达成更好的理解。”陆品燕说。
加入上海财大这几年来,陆品燕利用一切机会在师生中传扬信念的力量、科学的精神和奋斗的品格。他曾作为教师代表在全校学生开学典礼上向学生寄语和建言,为新生上思政课……2019年,陆品燕被评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入选“2015-2019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聊起天来总是面带微笑,认真倾听提问并给出回答,“超级学霸”陆品燕也追历史剧《觉醒年代》。“在《觉醒年代》中,仲甫先生说我要的不仅仅是北大的生机盎然,是中国的生机盎然。ITCS五岁了,我想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上财的生机盎然,但我们追求的是中国的生机盎然。”陆品燕清楚地看到未来任重道远,还要继续努力,而他也将目光投向了“通过连接理论与应用,实现学术和产业的相辅相成。”(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理论计算机领军者陆品燕:打造全球华人理论计算机学者的共同家园
相关推荐
- 巴西高等教育协会(ABMES)国际代表团来校访问
- 众志成城,坚决打赢校园防疫阻击战——许涛书记主讲上财在线教学第一课
- 上海财经大学召开党委常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探索城市发展历程,求取社会变迁真知——人文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参观嘉定区城市建设活动
- 全面总结“双一流”建设周期成效 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会议
- “四史”·走进系列 | 探访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渊源与生动实践——校领导班子及中层正职赴青浦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与社会考察活动
- 上财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 理论计算机领军者陆品燕:打造全球华人理论计算机学者的共同家园
-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丨上海财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投资咨询与决策两委会会议顺利召开
- 向前进,博青春|在荷兰留学的她,幸运地成了“小叶子”
- 学校举办第36个教师节主题教育活动
- 党史学习教育 | 外国语学院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系列工作坊顺利举办
- 第十一届中国青年政治经济学学者年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
- 上财调研:2021四季度上海企业家投资信心指数上升
- 我校青岛研究院荣获2020年青岛市金融创新奖
- 我与书记面对面 | 校党委书记许涛为2020年新进教职工开授第一堂思政课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信息素养提升系列培训
- 学校组织三八“巾帼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文化主题行走活动
- 脚步丈量人民的城市 上海财大千人徒步杨浦滨江步道
- 这份提前年夜饭吃得好开心:留校大学生新春联欢收到“压岁红包”
新闻公告
- 学校全面开展在线教学,共同战“疫”,全力守“沪” 03-16
- 学以致用让信息“跑”起来 03-15
- 上财师生创建两份共享文档,传递城市高效与温度 03-14
- 学校召开第七轮巡察动员部署暨培训会 03-10
高考招生
- 上海财经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