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文大讲堂”之《盛世大唐的艺术与生活》主题讲座举行
3月30日晚,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胡建君副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盛世大唐的艺术与生活》主题讲座,来自校内各学院的200多名老师和学生在商学院武东路校区二楼报告厅共同聆听了讲座。
开场前,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叶巍岭老师介绍了主讲人胡建君老师。胡老师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家,上海大学中国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美术学院新媒体文创联合工作室主任,上海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并担任书画展览、艺术活动策展人。已出版《怀玉——红山良渚佩饰玉》、《飞鸟与鱼——银饰里的流年》、《我有嘉宾——西园雅集与宋代文人生活》、《陆康印象》等专著二十余部。
讲座一开始,胡建君老师用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引入本场讲座的主题。“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长安盛景气象恢弘、仪态万方。正如剧中李必所言:“熙攘繁盛,光耀万年,再也不会有比长安城更伟大的城市了。”与此同时,胡老师结合上海博物馆“黑石号沉船出土珍品展”部分展品,带领同学们迅速感悟和领略大唐盛世的辉煌灿烂与飞扬华美。随后,胡老师从“书画与妆容”“沉船与器物”“香品与香具”“纸笺与日常”四个方面将盛世大唐的艺术美感与生活状态娓娓道来。
(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 叶巍岭老师)
(现场照片)
一、书画与妆容
唐朝在历史长河中始终展现出辉煌灿烂的形象,这是一个建立规则与打破规则的时代,这种形象在艺术作品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李白、公孙大娘、吴道子、张旭、怀素等天资纵逸的书法家们,在继承“规范”和“律则”的同时,又显现出天才的不屑与叛逆,以及如日中天的豪情。在绘画方面,山水画分流出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两大体系,并产生出不同的地域风格;花鸟画创立了工笔设色和水墨淡彩等多种表现方法;人物画继承汉魏传统,重视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以恢宏大度的形象、空实明快的线条和辉煌灿烂的色彩为特点。从张萱《捣练图》等绘画作品以及陶俑文物上,即可管窥唐代仕女多种多样的妆容,如高髻、花冠、金步摇、蛾翅眉等。胡老师从最具唐代画风的唐朝仕女画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讲解,着重介绍了唐代两位著名的仕女图画家:张萱与周昉,以及他们画作中女性妆容、发型、服饰的特征与变化,例如:胭脂、眉毛、额黄、斜红、面靥、唇妆及其产生和演变的背景故事等。
(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卷(宋摹本)
二、沉船与器物
这一部分,胡老师向大家展示和介绍了“黑石号”沉船上的器物与纹饰,这些文物复原了大唐的辉煌与风采。例如,白釉绿彩贴塑鱼纹高足吸杯,可谓是当时的“黑科技”,高足杯多见而吸杯少见,而在杯底鱼的部分下面有一个孔洞,孔洞与外边的吸管相通,杯底贴塑小鱼、小鸟、乌龟等,在水中游弋,充满生动鲜活的气息,也能盖住孔洞,足见古代匠人的巧思。此外,胡老师还介绍了越窑青釉刻划荷花纹穿带壶、巩义窑青花花卉纹盘、双雁纹金长杯、鹦鹉衔枝绶带纹铜镜等文物。这些文物大多都小巧而精致,是为“小物而有大气象”,也展现出唐代人民的智慧与唐朝的繁盛。
(唐 白釉绿彩贴塑鱼纹高足吸杯
黑石号沉船出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唐 越窑青釉刻划荷花纹穿带壶
黑石号沉船出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三、香品与香具
唐代对香文化也十分讲究。香料在唐人生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朝廷举行的各种仪式中,在庙宇寺观的各类活动中,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香料。胡建君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沉香、龙涎香等经典有名的香料品种。沉香不同于檀香,它本身不具有香气,而是在树木受损后为了保护受伤的部分,树脂逐渐聚集于伤口周围,开放性伤口被真菌侵入寄生,在一系列变化下,形成香脂,最后经过多年的沉积,形成了沉香。龙涎香则是生病的鱼分泌物经过阳光海水多种作用发生蜕变而成的。这些香之所以受到皇家贵族偏爱不只是其本身的香气舒适,更是因为这两种香的形成过程都展现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禅意,香品燃烧后的烟可以从地上飘到天上,在古人看来有着连接上天的作用。由于这种香料非常珍惜,价格昂贵(质量上乘的沉香可以卖到黄金40-60倍的价格),被认为是尊贵繁华的象征,后来又有和尚认为这种香料过于奢靡,提倡用自然界中的常见香气,例如侧柏香、桂花香等。
(唐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何家村窖藏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四、纸笺与日常
在唐代,纸的用途已从书写扩大到绘画、摹榻、拓印、裱褙与印刷等,甚至出现了最早的报纸“开元邸报”。民间则普遍流行互递名帖。到了唐代,笺纸的制作和使用在文人墨客群体中大范围盛行,文人们缩小纸张的尺幅,用来书写诗词与书信,并把经过艺术加工美化的称为“笺纸”,其中薛涛笺非常出名,这位蜀中女诗人在成都浣花溪百花潭购置住宅,雇工匠经办造纸作坊,以芙蓉为原料制造彩色纸笺,长宽适度,便于随时取用,受到了当时诗人的喜爱,她也用这种纸笺与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相唱和,并因此著名与文坛。另有涂金银粉屑的金花笺纸,主要用于皇家,十分典雅堂皇。古人这种书信往来的传统也充分展现了慢生活的乐趣。
(唐 韩滉《五牛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讲座临近结束,同学们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同胡老师进行了交流,同学们也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感受到了艺术与文化之美,在快节奏的当下,放慢脚步,学一学古人的“仪式感”,重构优雅的慢生活方式。
(同学提问)
大笑亿千场,这里是长安。大唐盛世虽已远去,但通过胡老师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形象的讲述,本次讲座向大家重现了唐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习惯、态度和追求,更向大家展示了文物背后盛世大唐的社会风貌与时代气息!
( 供稿:程子润 顾王妍(学) 袁嘉会(学)供图:肖悦(学) 编审:任斌 收稿日期:2021年4月1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科学·人文大讲堂”之《盛世大唐的艺术与生活》主题讲座举行
相关推荐
- “四史”·走进系列 | 人文学院党委与崇明工业园区党工委开展党建联建活动
- 上海财大发布行动计划 推进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 党史学习教育 |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党史学习报告会
- 上海消费者满意政府为民服务工作
- 第五届“光明创想家杯”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举行
- 上海财经大学与上海鸣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启战略合作新篇章
- 我校课程思政巡讲走进数学学院和统计与管理学院
- 上海财经大学案例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
- 暖心战“疫”:上财启动应急专项资助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
- 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财经大学委员会届中调整会议召开
- 首届长三角国际论坛在沪开幕 加强探索区域一体化合作途径
- 提升治理能力 推动事业发展——学校举办2020年中层正职干部“领导班子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开班式暨许涛书记主题党课
- 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 奋发有为——蒋传海校长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国企领导上讲台”国企公开课开讲 莫德旺谈综合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建设
- 上海财经大学陆品燕教授获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 我校新增数学博士点、社会工作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上财季度报告:预计四季度货币供应将适度并针对性宽松
- 学校组织三八“巾帼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文化主题行走活动
- 上海财经大学召开基层党委(总支、直属支部)书记例会暨 “四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 孙鹏、郑长忠:推动家庭防线构筑是疫情防控中妇联的一项重要工作
新闻公告
- 学校全面开展在线教学,共同战“疫”,全力守“沪” 03-16
- 学以致用让信息“跑”起来 03-15
- 上财师生创建两份共享文档,传递城市高效与温度 03-14
- 学校召开第七轮巡察动员部署暨培训会 03-10
高考招生
- 上海财经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